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协会动态

协会携手易居研究所为09楼市“把脉”
2009-03-20 00:00:00   来源:

    3月20日上午,武汉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携手武汉易居房地产研究所在市开发办五楼会议室举办“2009年武汉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会暨武汉城市客户地图研究成果发布仪式”,为2009年的楼市趋势“把脉”。150多位武汉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责人到会。

 

分析会全景照片之一

 

开发商不要盲目乐观
    会议由开发协会秘书长肖汉昌主持,他说:“最近武汉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反弹,很多开发商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但是,楼市的冬天过去了吗?今天,新华网刊登了一篇《谨防楼市倒春寒》的文章,警告开发商不要过分乐观,不要因为市场出现暂时的繁荣而盲目提价,我认为很有道理。国际金融危机并未过去,现在还不到高兴的时候。今天我们特邀武汉易居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吴洋先生来作演讲,就是为了帮助开发商正确判断2009年武汉房地产市场的趋势,以制定相应的策略。”

开发协会秘书长肖汉昌为会议致辞

 

武汉楼市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
    随后,武汉易居房地产研究所的所长吴洋先生为到会的开发商作《2009年武汉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的主题演讲。他认为,虽然目前的武汉房地产市场仍然存在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武汉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出了“低谷”。

武汉易居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吴洋在作演讲

 


    首先,吴洋先生认为武汉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风险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楼市风险之一:市场仍然处于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阶段,且未来市场供应量仍然较大,供求关系仍会出现动荡。
    楼市风险之二:商品住宅存量增长放缓,存销比连续3个月下降,显示市场人气有所恢复,但存销比仍处于高位警戒线,存量房如何去化是未来市场的主命题。
    楼市风险之三: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武汉存量房以改善型产品为主,而需求则以首次置业为主。
2007年,武汉楼市成交量中的主力户型是120-140平方米的3房,现在的销售近乎停滞,是存量房中积压最为严重的产品。而在2008年,改善型购房客户受到市场调整的极大抑制,成交量大幅萎缩。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楼市风险之四:价格调整尚未稳定,各环线价格都处于下降通道,只有在成交量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平稳。

研究报告的幻灯片

 

中长期发展趋势向好
    在分析了武汉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后,吴洋先生仍然对2009-2010年的市场充满了信心,他的理由有三:
    第一,武汉市人口增长势头强劲,且人口年龄结构呈年青化态势。
    2008年,武汉有833万户籍人口,到2010年预计增加到844万人,增长势头强劲。而且,在对武汉市的人口年龄分布做结构性剖析后,易居房地产研究所发现,目前武汉处于人口红利阶段,20-5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1.1%,总体结构呈年青化态势。
    第二,适婚青年人数众多,购房刚性需求强劲。
    武汉每年有60000对新人喜结连理,购房的刚性需求持续旺盛,这股势头在未来5年仍将延续下去。另外,未来5-10年,15岁-24岁的人群将占武汉市总人口的23.1%,他们即将进入首次置业阶段。
    第三,购房需求量持续提升。
    由于人口大量增加,预计2009-2020年,武汉市的住宅需求量约为15640万平方米,平均每年所需的供应量约为1300万平方米。
    在分析了武汉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后,吴洋认为,2009年,武汉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复苏,在2010年有望恢复到2005-2006年的成交水平。

分析会全景照片之二

 

“客户地图”助开发商走出困境
    最后,吴洋先生公布了易居研究院最新的“武汉城市客户地图”研究成果。此成果是该研究机构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三千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来,根据调查结果对武汉购房客户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客户的家庭特征、居住现状、消费价值观、信息渠道、生活理念、未来置业需求等进行了客观而严谨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武汉市划分为18个区域板块,对各板块的居民构成、居住现状、工作区域的分布、需求产品类型、价格承受能力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实展现了武汉市18个板块未来购房者的内在真实需求,形成了“武汉城市客户地图”等系列研究成果。该成果将有利于开发企业合理定位自身产品,引导真实购房需求,赢得市场认同。
    会议结束后,全场150名开发商代表报以热烈的掌声。部分与会者表示:开发协会携手易居房地产研究所举办此次会议,搭建了行业沟通的平台,对于帮助房地产企业在新形势下走出困境,走向新的繁荣和发展,很有帮助。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