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协会动态

抓管理,抓成本—开发商取经于“2005武汉房地产低成本运作互动论坛”
2005-06-17 00:00:00   来源:

    大厦内商铺设计开间为8米宽,缩至6米行不行?一期所建学校的配套费是分摊在一期收,还是应该平均到后续开发各期中?裙楼和塔楼需要使用同一标号水泥吗?签订“发包合同”时,如何才能管住工程预算款不超支?在16日举办的“2005武汉房地产低成本运作互动论坛”上,讲师谢丽萍结合自身实践,用数字图表和教训实例给与会的200多位武汉房产界精英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项目管理低成本控制”课程。这是武汉开协培训部继10日举办房产税收专题讲座后,为本土开发商献上的又一“大礼”。

    谢丽萍以自身开发的奥园大厦为例说,大厦物业分为商铺、写字楼和部分住宅,准备以商铺为主要赢利点。规划设计出来需8米宽的商铺开间距离,房梁高2米,梁宽50公分,结构从框架变为框柱,成本增加200多万。而这多出来的200多万,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将开间缩小到6米,分割成的小商铺一样能满足预计的盈利目标,却能省下一大笔钱。

    以教育配套费为例,一期修建的学校,由社区所有住户共享,其配套费理应由所有用户共同分摊,但是因为二、三期等后续开发还会修建更多的其他配套设施,有较大的可变因素,所以对开发商来说,将一期配套费分摊在一期购房用户中更能较好的维护自身权益,降低风险,对一期客户来说,这样其实也是合理的,因为不必分摊后续的配套费,总体来说,大抵公平。

    她还说,塔楼和裙楼由于受压面不同,层压的压强不一。因此,让裙楼使用和塔楼一样的高标号混凝土水泥,其实是在浪费。另外,在签订发包合同是时,应明确“超出部分,由承包人自理”,避免陷入预算超支的窘迫处境……

    谢丽萍在讲课中还重点强调,成本控制要从设计抓起。在工程中进行精细化管理,制定严格的标准。要能做到“傻子式管理”,即不管张三还是李四做经理,其执行的标准都一样。要与供应商等合作企业共同成长,给予合理的利润,防止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波动。因为开发商和合作商是一根绳上的蚱蜢。同时,对于垫资企业,要分期合理支付。销售第2个月还款20%,第3个月还30%,避免“假垫资”,最后拆了东墙补西墙。而且工程进度款和工程预算款要分开发放。遇到追款人,应告知公司每月有多少预算支付款,能还多少,定下时间,诚信待人,做出信誉和品牌。

    从设计、施工、监理和房产技术开发管理的各个细小环节,谢丽萍都边解说边例证,深入而浅出,用大量的实例和图表图片说明问题。其严谨的作风、渊博的知识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据悉,谢丽萍女士现为奥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拥有30多年房产从业经验,为土建设计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和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她是此次论坛的主讲老师之一。其他的主讲老师如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建设部原房地产司司长张元瑞、泰盈决策资源集团副总林旭东、爱地时代董事长张一平等也将在6月16日——17日两天内,就房产低成本运作的各个层面进行专题授课。

    此次论坛由武汉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地产部和泰盈决策资源集团共同主办。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