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人物访谈

联创国际徐栋:商业其实全在细节 我不奢求秒杀一切的设计手法
2015-07-16 16:11:09   来源:




                                                           
                                              采访|  张恒哲 郑天铭

 
        和年轻的设计师徐栋先生聊天,你能隐隐感觉徐栋是一位有些许内敛的设计师。但我们也深知,徐栋先生作为联创国际商业设计研究院总监,参与了万科苏州美好广场、绿地上海宝山国际广场、昆明呈贡五彩广场、南京雨润集团大冶城市综合体项目、上海江浦核心区规划等重大商业项目的设计,对商业设计已有不少积累。在《武汉房地产》杂志与亿房网对他的采访过程中,徐栋先生也结合我们的提问,对商业地产设计的一些热点问题做了自己的解读。回答简洁洗练、新意迭出,是采访,更像是一场学习与交流。“商业设计好比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它有着自己的一定之规,我们只能在这个规则的框架下去创新。”
 
最喜欢研究极限条件下的商业设计
        据徐栋介绍,自己早年大学毕业后,最初是在一家医疗建筑设计公司工作。后来因受到身边朋友们的影响,决心去美国读研。“最后选择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因为那里有自己心仪的老师Ceceil Balmand。”宾大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八大名校之一,美国著名的建筑界师哲路易斯·康,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均曾求学于此。
       “国外的设计师和国内还是有很大的不一样,我的前老板甚至有自己的经纪人, 而我们公司的楼下就是Vera Wang…”在宾大完成学业后,徐栋先生在纽约的明星设计师事务所Studio Dror工作,““作为年轻设计师,我有幸参与了一些顶级的奢华别墅的规划和设计工作,比如说在阿布扎比的Nurai Island,一个阿联酋皇室投资开发的人工岛。我参与了这个项目的规划及豪华酒店,别墅的设计工作。设计要让人们发出wow的声音才算成功,这几年间我从纽约的Fashion District学习的就是怎么让人喊wow”。
        说起回国之后自己在商业地产设计领域的兴趣点,徐栋表示,从某种角度上讲,商业设计师和住宅设计师比,后者应该是个生活家,而前者则更需要有生意头脑。 “商业的核心是经营, 我平时喜欢像招商人员一样扫街—一条街从头走到尾,去了解各家的业态,生意状况等,这样在设计的时候,才能和招商团队和运营团队在一个频道。”
他的另外一个兴趣点在于研究一些非主流的商业案例,从中对比出商业的一些核心规律。 “比如说大阪难波公园其实是颠覆了我们对商业的认识,从平面和剖面上,它都是一个非传统的空间结构,但是由于屋顶公园的美妙联结,以及8字形动线对于中庭的穿插,创造了商业中独一无二的景观与商业相融的效果。和传统商业相比,它把中庭和动线脱开来做,这一点我觉得真的很大胆, 也很叹服。”
        所以当我们遇到万科在苏州拿的一块商业用地的时候,我们也是发现从一般的角度上讲这块地并不是一块适合做商业的用地—沿街面很短,沿基地的长边是高架路,不仅阻隔了人流和视线,而且还有噪声的干扰。所以对于非常之地我们也采取了非常的做法,在基地内部引入一条慢车流,让从高架下来的开车的用户可以很方便的进入基地,并且创造出内部的沿街面。同时我们把下车点设置在了基地最内侧的地方。这样,让商业价值最低的地方成为另一个入口,以提升内部的商业价值。从商业设计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比较大胆的想法。
 
商业设计如带着镣铐舞蹈  “千篇一律”也不可求全苛责
        在谈及这些年自己在商业设计方面的一些心得时,徐栋坦言:商业设计所牵涉的事项实在是太多了,交通、招商、消防、机电、幕墙、灯光、给排水、通风等问题统统都是设计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些,都是为了后期的运营服务,能真正对上述所有问题都能平衡把握的设计人其实是凤毛麟角。“要考虑的要素实在是太多了,就好比是戴着镣铐在跳舞,我们花了一年时间给金融街地产做了一个一站式购物中心导则,有一个硬币这么厚一本,这才觉得自己把这镣铐戴上了。”
       “我一直觉得,好的商业设计,其实就好比是在设计一台机器,目标是确保这台机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可以很好的运转,它的消防、动线、机电、柱网等等都能很好的满足运营的需要,同时还要适应不断的业态调整。因此商业设计首先是有一定之规,其次要做到非常有效率,所以说它很像机器的设计,至于商业空间的形象,其实是第二位的。”在徐栋看来,做商业设计,表面上大家都千篇一律,实际上考验的是细节。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我们正在设计的昆明项目的停车场,以让车主从哪条路进来就从哪条路离开,给车主特别是第一次来的车主非常好的位置感。但是,我们在内地看到的,多数地下停车场的进出路线都不一样,容易让车主迷路。虽然是一个小细节,但是如果你要约人会面,你就会选择一个便于对方到达的场所。所以,我并不奢求有非常大、秒杀一切的设计手法,我更愿意去从用户和商家的角度去考虑细节的设计。”
       “当然,今天的商业项目显得千篇一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样本的趋同。”“万象城成功了,大家都去参观学习,大家的经验就难免趋同;大家都在总结公认的成功模式,于是,开发的思路就难免趋同。样本趋同、经验趋同,也是今天商业项目同质化不可忽略的一个原因。从某种角度上讲,一些业主有些操之过急,往往给到设计师的设计时间非常短,似乎拷贝一个成熟的模型就万事大吉,这里面就缺了对于商业本身深入的思考和推敲。”
       “好的设计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甚至可以引领群体的变革。不过,商业地产设计确实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还需要学习。”采访结束的时候,这位年轻的设计师依然谦逊如常。徐栋告诉记者,眼下,自己正在设计丹水池附近的一处30万方的综合体项目,“地块的外部环境很复杂,竞争也很激烈,不过业主很有前瞻性的眼光,幸运的是对我们也很信任, 所以我们也很努力想把这个项目做好。”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年轻设计师在武汉的新作亮相,期待年轻的设计师团队为武汉商业地产设计带来新启迪。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