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人物访谈

武汉精艺源建筑模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鸥
2009-02-09 00:00:00   来源:

 

    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模型是推动其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是地块、环境、建筑物都可以完全真实地反映出来。以武汉的房地产界为例,几乎所有项目在规划设计时都要有一个科学准确的方案设计模型,以供设计师能够直观地修正,建筑师能够将之作为实际工作中的参照物;而在房地产的销售中,模型又可以成为非现房买卖最直观的代言人,成为人们购房时的第一参照标准。由此也培育出一批专业的模型制作公司,在这个市场竞争同样严酷的模型制作市场里,企业靠什么来求得生存,靠什么来赢得发展?日前,记者专访了武汉精艺源建筑模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鸥。


学业有成   毅然南下


    生于湖北荆州的张海鸥,在儿时的记忆里,“建筑”似乎还是一个新新词汇,用张海鸥的话来说“也许只有用‘砌房子’才能解释得通”。不过凭借千年古城的丰富遗存,张海鸥对建筑有着独特的情愫。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储备,这种情愫逐渐演变成他的梦想。于是,“同济大学建筑系”赫然出现在了张海鸥的高考志愿上。
    必然往往在偶然间造就,恐怕连张海鸥本人都无法预知,从此他人生的天平以不可挡之势倾向了那个“砌房子”的世界。从本科到研究生,在模型间求索钢筋混凝土所阐释的艺术灵犀,张海鸥终于推开了设计的大门。可是,此后的路该向哪边走,那时的年轻人不得而知,但是他心中坚信:只要每一步都踏实地踩下去,路自然在远方。
    然而,途中人总是难停寻梦的脚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学业有成的张海鸥毅然南下。站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张海鸥敞开胸襟任凭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彻躯体与灵魂。
那时,建筑模型这个行业在中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深圳也是刚刚起步,自从1994年房改之后,才真正步入专业化发展之路。虽然市场环境还不成熟,但张海鸥依旧看好这个新兴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在1993年他加盟深圳中侨建筑模型有限公司,并担任技术总监,开始了他追逐梦想,施展才华的人生之旅。

 


摸爬滚打   练就真功


    在深圳中侨建筑模型有限公司,张海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巧妙的构思设计出了大量成功的建筑模型作品,其中《罗湖区总体规划》、《帝王大厦》等让他在行业内初露锋芒。1997年,受清华大学之邀,参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模型的新技术、新工艺表现的课题研究,期间,参与设计了《国家大剧院》、《孔子牌楼》等作品,其中,《孔子牌楼》由清华大学推荐并被中国楼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几年下来,张海鸥如获至宝,然而,现有的成绩远远满足不了他追逐梦想的志向,“要做设计,就一定要来中国最棒的城市,站在最高的平台之上”。1999年,来到上海,加盟上海建境建筑模型有限公司,开始了他事业的新起点。
成功的人总不忘在感言中感恩运气对于命运的眷顾,然而东风只有在万事俱备之后才会姗姗而来。《上海市总体规划》的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方案,使张海鸥一举成名,打响了年轻人抢滩上海的第一枪。


剑指武汉   今朝梦圆


    事业上的小小成就往往能麻痹人的意志,但对于一个有梦想的人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张海鸥就是这样的人。一直以来,他渴望拥有自己的事业,拥有自己的建筑模型王国,并始终超着这个梦想奋力拼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2000年5月,张海鸥做出了一个一生都不会后悔的决定——去武汉的市场考察一番,开始了他圆梦的征途。
    当初为什么要将武汉作为自己圆梦的地方?对于记者的提问,张海鸥道出了原本的初衷。原来,长期在异地创业的经验积累给了张海鸥更多的思考,当时武汉房地产开发形势很好,而武汉本土的建筑模型公司的工艺技术和制作水平还相对落后,制作的也是一些比较低端的产品,即使能生产出中高端产品,但制作也是相当粗糙的,于是一些开发商不得不花费巨资在外地订购。
    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机遇,当年张海鸥首先投入50万成立了工作室,随后在2002年,他又依托武汉特有的地理优势,再向周边辐射的战略构想,追加投资100万,成立了武汉精艺源模型有限公司。2003年精艺源模型有限公司为了扩大市场化进程先后收购了飞亚特、博雅特等三家模型公司,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运营机制。
    经过8年的发展,如今的精艺源初步形成了以总部为龙头,以武昌分公司、襄樊分公司、水晶模型分公司为“三翼”的“三位一体”的战略格局,公司仅制作车间达到了近4000平方米,职工200余人,其制作的产品得到了万科、三江航天等众多知名地产公司的认可,成为了武汉乃至华中地区模型设计及制作的一面旗帜。
从当初的工作室到如今的行业旗帜,一路走来,张海鸥总结了“三个坚持”的成功之道。一是坚持走“产学研”的科学发展模式。“产学研”是一种合作系统工程,就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企业可以通过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2008年3月,精艺源与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武汉第一家建筑模型研发基地,使得精艺源在人才、技术上得到了保证。同时,精艺源先后与上海同济建筑设计院、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结为模型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战略合作单位,并定期举行新技术研究成果高峰论坛,始终保持在技术上领先同行一步。  
    二是坚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精艺源的主创人员都是模型制作设计多年的业内精英骨干,拥有建筑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师、声光电设计师、美术设计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并分为10个项目组协作运营,在制作的质量、新技术的运用和出品时间上给与了充分的保证,同时聘请知名大专院校的教授作为公司的专家顾问团,为企业的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坚持人性化服务。在产品交付使用的过程中,精艺源除提供拆卸、安装、调试的免费服务外,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售后服务小组,同时,给每个售出的产品建立档案,适时跟踪产品的使用状态,记录维护时间,并定期进行回访。
市场沉浮   坚持信念

    一滴滴汗水架设起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通衢大道,并非每一颗沙砾都能实践最初那个关于珍珠的梦想。亲历一次次风起云涌、惊涛拍岸,躬身建筑模型行业的起跑线上,人们无法想象等在比赛终点鲜花与掌声的美好。

    面临目前的金融危机,特别是在房地产行业残酷的市场调整下,很多建筑模型企业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张海鸥每每看到一些望不到终点的伙伴们纷纷选择离开时,心中升腾出难以诉说的酸楚。   

    明眼人不难看出,无论是上游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还是下游的建材代理业务,那都是“真金白银”的你来我往,自然要实惠得多。投身建筑模型十余个春秋的张海鸥,对于这些经营之道,难道就从未开窍?“熟视”却可以“无睹”;深谙其理,而后从之,亦可避之。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张海鸥爱恋这个行业;作为一个企业家,他从未动摇自己的市场判断:建筑模型,一个在中国朝气蓬勃的行业。践行一个诺言远远比承诺本身要辛苦千万般,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何况是在理想与事业的战场上,“坚”、“持”二字成为硬汉唯一的信念。
   
    如果说市场是左手,那么企业就要成为那只右手,人家看看左手,自然知道了右手的份量。武汉万科、三江航天、宏宇……武汉房地产二十强企业中,很多都是精艺源的座上宾。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志同道合者总是日夜兼程,只为梦中的那个舞台。今天的精艺源,堂下汇聚二百贤士,建筑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师、声光电设计师、美术设计师各就其位。“我们将向北京华野、深圳赛野看齐,通过市场细分,整合现有资源,将三个分公司逐步细分为机械模型、设计院方案模型、房地产展示模型等三个专业化生产的公司,争取为开拓海外市场作努力。”,谈到这些,记者再一次看到了张海鸥久违的笑容。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