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行业要闻

湖北8园区上榜高质量发展百强居中部第一 全国54个园区GDP超千亿
2023-07-10 08:27:59   来源: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工信部下属研究机构赛迪顾问日前发布《2023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共有54个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较上年增长6个,其中包括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报告》显示,百强园区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前30位中,江苏、广东、山东组成“头部阵营”,湖北共有8个园区入围,居中部第一,进位明显。

《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榜单同时发布,湖北有4家园区上榜。

湖北4园区上榜先进制造业百强

《报告》显示,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入列百强,分别位列第9、30、33、53、84、89、92、95位,其中前4个园区2022年GDP超过千亿元。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同时发布了《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2022)》榜单,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家园区上榜,分别位列第10、38、43、88位。

园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以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为代表的园区已经从最初的“试验田”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制度创新的领头羊。2023年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中,共有54个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园区,较上年增长6个,湖北省4个园区上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进入前十。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23年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43.81亿元,同比增长6%,市场主体突破18万家。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达到1900亿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新增高企1000家以上,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1.5万件以上。

数据显示,百强园区中,52家国家高新区的企业营业收入达379336亿元,占所有国家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的7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92714家,占所有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81%。入围百强的经开区,其出口额占所有国家级经开区出口额的60%。

湖北入榜园区居中部第一

《报告》认为,2023年百强园区中,入围数量、经济总量、进位情况等反映出区域发展不平衡呈减缓态势,但西部园区发展仍较弱。从入围数量看,2023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入围园区数量分别为57、21、15、7家,相比2022年,东部减少2席,中西部分别增加1席,但西部数量仍较少。从经济总量看,2022年、2023年东部入围经开区GDP分别是中西部的1.78倍、1.71倍,东部入围高新区企业营业收入分别是中西部的1.82倍、1.73倍,差距仍较大但有所减小。

具体到省份中,江苏省占19席,其后依次为广东省、浙江省、湖北省、山东省,入榜园区数量分别为9席、8席、8席、7席。湖北入榜园区居中部第一,进位明显。不过从区域实力看,1—30名中,江苏省占6席,在发展质量和数量方面保持高位,与广东省(4席)、山东省(4席)共同组成园区百强的“头部阵营”,湖北省入榜园区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报告》显示,目前园区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高新区区域发展失衡加剧、经开区创新发展压力较大等六个问题。如以排名1—30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指标为例,入围高新区是入围经开区的约10倍。整体上,入围经开区与入围高新区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量、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等指标上差距也较大。

针对当前发展情况,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建议,百强园区发展应重点做好“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绿色化”“开放化”。推动园区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园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重点破解“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问题,推动园区工业企业生产制造环节和能源管理数字化;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产城融合,以体制机制改革带动产城融合。此外,还要加快新能源供应,加大“存量空间挖潜”,推动存量空间再布局,开展盘活路径再研究。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