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南京市“十三五”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其中提到要围绕“去库存”,收放并举把控房地产用地供给,增加土地价值显现区域的商品住宅用地投放规模,适度控制市场不成熟区域住宅用地上市量,根据需求精准投放商业办公类用地。
近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南京市“十三五”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其中提到要围绕“去库存”,收放并举把控房地产用地供给,增加土地价值显现区域的商品住宅用地投放规模,适度控制市场不成熟区域住宅用地上市量,根据需求精准投放商业办公类用地。
据媒体查询,该《规划》中提到,2010年至2015年,南京市建设用地总面积从175800.82公顷增加到186438.7公顷,共增加10637.88公顷,年均增加2127.58公顷,年均增长率1.18%。国家今后将严格限制东部地区和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在国家逐年削减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的基础上,省级计划安排转为向苏中、苏北倾斜。因此南京市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规划》要求,要坚持控制总量、减少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升质量,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逐步实行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
至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90.41万亩以内,建设用地地均GDP产出较“十二五”期末增长53%,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率下降32%;“十三五”期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20.18万亩(包括通过实施工矿废弃地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布局调整、盘活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的规模),力争实现建设用地增量、存量在土地供应中的规模占比从7:3到1:2的转变。
此外,《规划》还提到,探索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型供地模式,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围绕“去产能”“去杠杆”,积极做好四大片区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用地收储;规范管理“城市建设发展基金”,推动土地储备资金运作降本增效,守住债务风险底线。围绕“降成本”,灵活土地供应方式,鼓励弹性出让、先租后让,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用地成本。围绕“去库存”,收放并举把控房地产用地供给,增加土地价值显现区域的商品住宅用地投放规模,适度控制市场不成熟区域住宅用地上市量,根据需求精准投放商业办公类用地;构建全市统一规范的土地市场管理机制。围绕“补短板”,把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助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作为发挥资源优势助推脱贫帮扶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