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供应商动态

住宅产业化“北京经验”启示
2015-07-01 09:36:43   来源:

         建国以来,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经历了一定的起伏,如果算上这一拨的发展,大的发展机遇已经经历了三次。因此,在产业化新理念、新模式、新技术不断出现的今天,一定要理清思路,科学决策施策,尽量不让产业化走弯路。
  采访中我们发现,我国住宅产业化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三化”融合的时期,这“三化融合”,刚好可以为产业化借力发展、助力发展提供条件。除了国家层面的这“三化融合”外,建筑业、房地产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三化融合”,也可以说,这“三化”对我们的工作非常关键和重要。即:以标准化为前提、以集成化为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融合和整合全产业链的各类资源,全面推动产业化更好更快发展。
  在这方面,“北京经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一是标准化。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基础,没有规矩,就成不了方圆。专家认为,现有住宅产业的一些标准,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当前住宅产业化高层次、高水平的发展。虽然企业为主体的标准体系研发与应用积极性很高,但客观上也造成了制标、贯标、对标上的各自为政,每个开发企业自定技术标准,再各自宣传推向社会。因此,当前最急需解决的是建立统一标准,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和通认的标准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技术通用,实现产业化的一盘棋。
  二是集成化。产业化实际上是建筑业、房地产业的一场科技革命。如果不打破传统的分工,进行紧密的技术集成、跨界合作和在一个平台上工作,就不可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当前,先不说与上下游产业的整合和集成,就是我们内部的资源整合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在有的技术很先进,但没有将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效果就打了折扣。要首先在行业内部,共同打造一个贯穿全产业链的集成平台,形成现场工厂化施工体系、部品部件集成内装体系等,还应加强对现有技术的创新与集成,以往我们往往忽视了部品部件的技术集成。实际上,产业化不应是对哪一类技术的完全推崇或者摒弃,因为每一项技术都有其优势和局限,要根据各种体系的不同适用性形成优势互补、全方位发展。
  三是信息化。住宅产业化的分工越来越复杂,比传统的住宅建造工序起码要多30%以上。这就涉及到对行业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和决策。如果没有信息化,分析这些数据不可想象。换句话说,没有数据处理,用人工的话,经记者这次采访发现,光是对上千个建筑材料和部品的产业化分类登记,就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因此必须用信息化去处理,集成化才能实现。信息化不仅可以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产业化进行指导管理,也可以让企业提高产业化的效率性能。
  与此同时,“北京经验”也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个启示,就是产业化还需要做到“两手都要硬”。记者在采访中接触到,当前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下,特别是在互联网推动下,房地产业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也有很多被企业所接受和运用,相比而言,技术创新的步伐还不够快,房地产行业要想改变过去那种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必须把技术创新和成果落到实处,做到两手都要硬,以强劲的技术支撑,推进产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标准创新和品牌创新,这样才能做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在探索住宅产业化与多学科的融合创新方面,业内人士认为,首先要将互联网、云计算、机器人、3D打印技术融合在一起,为产业化增添新的内容和内涵。这样可进一步缩短生产时间,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提高精度。使生产过程变得更自动、更自主、更有预见性,生产也更智能化和绿色低碳。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的46.7%,其中,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建材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根据有关数据,我国建筑相关能耗已经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的“三大耗能”大户。同时,我国住宅产业化推进力度不够,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建筑面积仅为1800多万平方米,在全国建筑面积中占比很小。
  住宅产业现代化之所以发展不够快,与产业化程度不够有关,也就是说,设计、施工、材料、设备、安装等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与跨界合作还没完全实现。虽然各地参与的热情很高。但产业化是一项包括设计规划、施工建设、材料供应、安装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工作联动和跨界合作。很多人把产业化等同于主体结构工业化,或施工过程的产业化,这是片面的。
  因此,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核心是实现住宅设计的标准化、产品部品的模数化、部品部(构)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配化和土建装修的一体化、全过程管理的信息化、产业链集成的现代化。
  为此,北京在新的产业化形势面前,又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是继续加强市场培育,培育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于一体的大型全产业链集团企业或联合体,编制并发布全产业链集团企业名录,鼓励其承建较大规模集中兴建的产业化项目,并支持其申报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
  二是继续推进以全产业链集团企业或联合体作为工程建设实施方的试点,选择1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作试点,开展政策集成研究,制定相应的土地出让、工程招投标、施工总承包等环节的政策,充分展示试点的示范引领作用,进而带动企业积极性。
  三是依托和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展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规模布局的调研工作,全面梳理京津冀区域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现状和规模,支持建设若干家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使生产能力适应住宅产业化建设的需要。
  在这次沈阳产业化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也普遍认为,当前全行业应达成以下5个方面共识:一要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结构技术体系,没有技术支撑,产业化将无根无源;二要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部品技术体系,没有技术体系,产业化将是一盘散沙;三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没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产业化将不可能耳聪目明;四要发展工业化生产施工工艺与装备技术,没有先进工艺和装备技术,产业化将落位掉队;五要完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标准体系,没有标准规范,产业化就没有规矩方圆,难以实现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就在记者发稿时,国务院日前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不仅是我国建立制造强国的国家纲领,也是住宅产业化的行动指南。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大型房地产企业和建筑部品企业,要抓住这十年时间,依托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优房地产业,真正使“中国制造”的技术,转化为“中国建造”的优势,有序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一位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国住宅建设将由“土建”的粗放概念,转变为“制造”的精细概念。建筑业的农民工也要转变为产业工人,怎么应对这种变化,必须在更高的高度、更创新的层面、更接地气的手段和方式上,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