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戴维斯上海公司董事长刘德杨4月20日向本报记者表示,整体经济向好是楼市调控坚决执行的前提,一季度整体经济向好的确认,尤其是重要经济指标GDP的明显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坚定了决策层出台强力政策调控楼市的决心。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专业人士持类似的判断。
“一季度GDP增速确定、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和楼市严厉措施的出台,在宣布时间节点和逻辑关系上,都不仅仅是巧合。”刘德杨坦言。
迄今为止,由于房地产行业对GDP的贡献和在整体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若要真正调控楼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整个楼市的过热,必须要考虑房地产出现调整后对整个经济产生的影响,整体经济的向好是展开楼市调控的必要前提。刘德杨认为,一季度经济整体数据,给严厉调控政策提供了信心。
“这次出台的政策杀伤力,是史无前例的。”刘德杨指出,其中三套房可禁贷和异地买房禁贷措施,最为严厉。
业内普遍判断,调整已经不可避免,乐观估计至少3-6个月中短期调控将会来临,整个二季度楼市难有作为。调整将带来的,除了量价波动外,开发商的投资步伐也将大幅放缓。
“还有一个执行持续性的问题,当房地产调整传递给整体经济的影响,导致GDP增速等关键指标出现下滑时,调控能否持续下去?”刘德杨坦言,土地财政的机制也是执行的阻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依然难以找到其他行业能够弥补房地产调整后给整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从以往的调控经验、以及其他国家在处理房地产调控和整体经济的关系看,尚未发现弃整体经济不顾而坚持房地产调控的先例。
“一个很简单的假设,如果二季度、三季度的GDP增速出现明显下滑,那时楼市调控能否继续?”刘德杨表示。“从这个角度看,对市场杀伤更大的物业税及其他类似的税种,政府急于出台的可能性并不大。”
聪明的开发商更清楚其中的奥秘,手头资金足以支撑半年及以上的企业,目前的选择,就是捂盘待售,观察观察。
刘德杨指出,现有措施治标不治本,最根本的供求关系若无法解决,调控的游戏还是得像此前那样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