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农村危旧房改造:政府“小投资”民生大效应
2010-04-09 00:00:00   来源:

 

甘肃省从去年开始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当年完成改造21.6万户,今年继续实施。从实施效果看,这项工程能够起到惠民生、扩内需、促就业、省土地、建城镇的重要作用,并且这项政策深受农民欢迎,深得民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超越国家在农村实施的其他惠农政策的效益。

 

  政府补贴激发调动农民新一轮建房热情

近年来,由于甘肃农民收入增加,农村住房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省村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1.91平方米。但是,目前甘肃农村仍有162.79万户农民居住在危旧房屋中。甘肃省去年提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农村建设200万户抗震安居房。这一工程已于去年启动实施,今年甘肃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户数为20万户,甘肃省级和市县财政出资8亿元作为农民建房补贴。

  去年甘肃计划实施21.3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省级财政每户补助4000元,共计8.52亿元。另外,中央财政下达甘肃省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84亿元,共涉及3.62万户农民,户均补助5000元,其中1500户节能示范户,每户再补助2000元。中央财政资金用于甘肃省国家级扶贫开发县、少数民族县等39个试点县市区农村危房改造。中央和省级财政合计下达甘肃各地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10.36亿元。虽然政府给予每户农民建房补贴资金并不多,但这笔投资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建房热情。

  在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中,甘肃省始终将解决生活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贫困户作为首选对象。据初步统计,去年甘肃省农村危旧房改造对象中低保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约占总户数的17%

  截至去年年底,甘肃省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实际开工建设217271户,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02%;竣工验收合格216444户,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01.62%

  记者从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了解到,今年甘肃省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对象为长期居 住 在 存 有安全隐 患的窑洞、简易石板房、土坯房等危旧房中,且没有能力自我改造的农户,将危旧房统一改造为砖木或砖混结构住房。

  今年甘肃省八亿元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分为省财政每户补助2000元,共计四亿元;市州、县市区每户补助2000元,共计四亿元。对于其余农村危旧房改造资金缺口,甘肃省将通过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争取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两种途径解决。

 

  农村危旧房改造开辟了农村经济发展新领域

  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67.85%。由于收入水平低,自然条件差,甘肃省有相当多的农民居住在危旧房屋中,农民改善住房条件存在很大困难,能够住上宽敞舒适的住房是许多农民一生的梦想和希望。截至目前,甘肃省实施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惠民生”“扩内需”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首先,提升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户型设计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能够做到功能合理,分区明确,体现方便、卫生、舒适等特点,解决了以往农舍起居杂物不分的问题。同时,农村危旧房改造整合沼 气 、 太阳能 、 农村人饮、广播电视等配套设施项目,使农村生活整体功能逐渐完善,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

  其次,拉动内需作用明显。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调研分析,全省农村危旧房改造户户均建筑面积约89.47平方米,每平方米平均造价约771元,去年农村危旧房改造21.3万户,将直接带动投资近150亿元。此外,危旧房改造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投资以户均每平方米150元造价估算,全年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带动直接投资达到28亿元以上。以上两项合计,直接带动投资近180亿元。随着农房和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还会带动钢材铝材、水泥、砖、沙石材等地方建材和建筑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再者,有效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关闭停产,导致甘肃省大量外出务工农民工失业返乡。甘肃省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适时吸引了这批返乡农民工,使他们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所学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此外,集中建房节约了土地资源。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甘肃将分散的危旧房进行适度集中改造,达到了节约土地、保护耕地、集约建设的目的。以每户平均节约60平方米左右土地面积计算,甘肃省集中建设的195318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将节约土地17578亩。集中建房后腾出的土地,一部分可复垦发展农业生产,另一部分可招商引进工业项目,既能就地转移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又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创新工作机制是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的关键环节

  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甘肃省坚持规划先行,对改造户数较多的集中建设点首先编制规划,统筹协调整合道路、供水、沼气、环保、扶贫开发、改厕等建设项目。

  庆阳市编制完成危旧房改造规划150多项,在规划编制中,注重危旧房改造向城镇化发展方向靠拢,强化配套意识,坚持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设施配套建设同步实施。庆阳市将集中建设与分散建设相结合,对位于乡镇规划区的危旧房改造,同乡镇建设相结合,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对基础条件较好的行政村,打破村、社行政界线,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实施危旧房改造。

  同时,甘肃各地强化危旧房改造建筑市场管理,对集中连片改造建设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严把规划关、设计关、资质关、材料关,认真落实项目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备案制等措施,确保了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

  为了帮助农民建好房,甘肃省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扶持力度。甘肃各地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切实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将农村危旧房改造与生态移民、牧民定居、易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整合水利、交通、林业、农业、文体、电力、通讯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制定扶持措施,千方百计加大投入,通过项目建设,借力推动危旧房改造,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农村危旧房改造存在短期内难以克服困难

  通过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职能部门发现,目前这一工程实施中存在一些较难克服的困难。

  建房补助标准偏低,困难群体危旧房改造难度大。虽然财政为每户农民补助建房资金4000元,但对于低保户和贫困户而言,他们几乎没有自筹资金能力,要建成45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困难重重。

  农民自建住房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农宅仍按照传统习惯由亲友互助进行建设,而这些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建房技术水平不高,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导致农村危旧房改造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异地集中建设农房的基础设施不配套。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农村危旧房改造涉及的道路、给水、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有新房无新村”的情况还程度不同地存在,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高。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