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物价上涨房价飙升 多项调控政策或在二季度“亮相”
2010-04-07 00:00:00   来源:

 

经济实践表明,当我国GDP高于11%时,物价高企的可能性也随之放大。尤其是在经济需求、货币供应和食品价格增长发生“三碰头”时,通货膨胀风险颇大。

  对于3月物价指标,业界大都认为与上月2.7%的涨幅相差不大。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上月曾表示,由于食品价格在春节后将回落,3月份CPI涨幅可能低于上月的2.7%。近期来自商务部、农业部的监测数据也大体支持这一观点。

但也有专家提示,物价存在超预期上涨的可能。兴业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认为,3月份季节调整后的核心CPI将继续上行,带动物价同比涨幅达到2.8%-3.1%。“猪肉价格虽然把食品价格往低拉,但粮食、水产品、鲜蛋、鲜菜、鲜果等价格在上涨,而居住等非食品项目价格也在上涨。”

  今年CPI走势仍不明朗。西南旱灾为粮价稳定带来疑问、猪肉价格连续八周跌破盈亏平衡点,这些牵动力最强的食品类价格为CPI平添了几分变数。尤其是翘尾因素对未来三个月CPI的拉动分别达到1.31.62.1个百分点,二季度物价压力逐步加大。

  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发布的报告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当年旱灾与粮价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物价更多是由基本面决定。比如2001年我国是个严重旱灾年,但当年粮食价格下降0.7%2004年我国降水较为均匀,但同年粮食价格CPI上涨26.4%。“当前的供需格局决定了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难以出现2007年的大幅上涨局面。”报告称。

  至于非食品价格,除了居住类价格,目前并没有全面回升的迹象。从全年来看,业界对物价走势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年中将出现CPI高点,年底逐步回落。中金公司、安信证券等券商均持此观点。该观点暗含的逻辑是由于经济需求大体走稳,下半年物价环比不出现继续上涨。在翘尾因素的减弱下,物价呈现倒V型走势。这也是宏观调控部门希望出现的情形。另一种观点是全年价格高点可能出现在年尾。董先安认为,全年通胀水平将达到3.9%,物价高点将出现在四季度。但无论是哪种观点,二季度将迎来物价“小高峰”则成为共识。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