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货币政策
问:资产价格若出现大的波动,将对经济社会产生何种影响?
连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和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各国资本市场都得到了迅速发展,金融资产占社会经济总资本的比重日益增大。资产价格如果出现剧烈波动,其影响范围将大大超出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本身,甚至会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效果产生严重冲击。
首先,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实体经济中货币的供求结构。一方面,资产价格波动会影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偏好,进而改变实体经济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当资产价格上升时,在一定条件下意味着人们预期远期实际利率水平会下降,人们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和储蓄需求都会下降,最终容易导致货币供应量和结构的失衡。另一方面,货币的运行空间将不仅仅存在于实体经济中,还存在于资本市场中,资产价格波动将会影响实体经济中货币的供求平衡,并会降低货币总体供应量与一般商品价格水平的相关性。
其次,资产价格波动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此外,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产生冲击。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当局都将货币总量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而,随着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金融资产存量不断增大,央行发行的货币不仅流入了实体经济,还大量流入了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当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时,资产对货币就构成了较强的替代性,资产价格波动改变了实体经济中的货币需求函数和流通速度规律,这直接导致了货币总量不再简单地和收入及物价成正比例关系。
最后,稳定物价一直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将对央行稳定物价的政策目标产生严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