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时寒冰:房地产“唱衰派”不是“卖国贼”
2009-08-04 00:00:00   来源:

 

在中国,那些指出现实中的问题,表露出忧虑情绪的人,被称为“唱衰派”——这还算是客气一点的称呼,不客气的干脆就扣上“伪专家”、“街头理论家”、“卖国贼”之类的帽子。另一方面,那些拼命唱多的,比如提出“买房就是爱国”的学者,则受到吹捧,好像他们才真正有颗“金子般”的心,是为国家着想的。

  事实上,许多被称为“唱衰派”的学者,都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比如,人们熟悉的曹建海博士,其观点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大量数据作为支撑,只是,其研究的结论与主流的经济学家不同而已。在中国,所谓的主流,有一部分已沦为了既得利益集团的代言人。相比较而言,“唱衰派”要真实得多。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革新在发言中说:“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需要有一个民间独立的机构和他们进行质询,还要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我们企业做的事情和主流经济学家的说法反其道而行就行了。”这是对主流学者的最好注脚。

  “唱衰派”学者提出的观点,或许并未得到验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存在。因为,从量变到质变总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能够及时冷静地认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就能防患于未然,反之,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前段时间,由国家旅游局和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太极湖论坛2009”上,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说:“在这个世界上凡是靠房地产拉动的国家,结果没有不是崩盘的,世界老大美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的老二日本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经济中间早已把中国的房地产列为崩盘之列,这次下滑完全归结为错误的房地产政策造成的。在世界上大概只有德国逃过这一劫,凡是这个地球上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国家结局都是崩盘,尤其当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结合成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时,不崩盘那简直就不是经济。”

  这种观点令房地产大佬们不爽,引来批评是难免的。问题是,除了房地产,支撑中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力量还有什么?除了中国,有几个国家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寄生或嫁接在建筑业上的,如果将建筑业与之剥离,开发商还剩下什么?在我国房地产产业链条上,规划由政府有关部门做,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住房由建筑企业建造,开发商扮演的只是“中间人”或“皮包商”的角色。开发商连自有资金都非常少,他们让建筑商垫资为其盖房,然后,拖欠建筑企业的工资,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由此而来。房屋还没有建好,开发商就预售房屋,回收资金。因此,中国的开发商经常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支柱产业意味着一种定位或者引导,如果扮演“皮包商”角色的开发商被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那么,必然把民众引向投机。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的大背景下,再次把房地产摆放到“救世主”的位置上,助推房价上涨,进一步蚕食和透支了民众的购买力,这必然挤压其他领域的消费。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的快速累积与金融的紧密嫁接,使得整个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加大。

  中国需要一个能够替代房地产的支柱产业。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最近撰文指出:“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43%均值的两倍。同时,中国各银行的贷款质量多数确实受到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的影响——这一趋势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

  731日下午,有记者采访我,问我这些“唱衰派”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我回答说:“有没有阴谋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专家讲的隐患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唱衰派”专家的研究,虽然与主流格格不入,却是综合世界经济历史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退一步说,即便“唱衰派”学者的观点一无是处,那么,听听他们的研究,对照一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难道不是理性的态度吗?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