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房地产乱局肯定还要继续
2009-07-28 00:00:00   来源:

 

“无论到底是地价在推高房价,还是各项税费抬高了房价,都可以让我们看到,地方各个行政部门从房价中拿走了一部分的蛋糕,我们关心的是,这部分蛋糕被切走之后,最后究竟用在了何处?是否盖起了更多的保障性住房,让更多的困难家庭有了自己的归宿?是否改善了城市的水电、交通和绿化,让大家享受更美好的环境?是否补贴了城市的公共开支,让市民的生活成本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央视经济半小时昨天“破天荒”把批判的枪口对准了地方政府,让人颇感意外。应该说,在这场旷日持久、混乱不堪的房地产大论争中,开发商基本被当作“替罪羊”大加挞伐,而对政府的指责大多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央视昨天播出的经济半小时节目以“相当多开发商为谋暴利改容积率”为题,实际上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最近几期为数众多的房地产专题节目里,较为真切地触摸房地产行业深层次问题的一次。

  经济半小时昨天的评论指出,“在房地产市场充满重重迷雾,在关于投机、炒作、暴利、泡沫的口水战日渐升级,在高房价压着普通百姓喘不过气的时候,给上面这些问题一个肯定的正面的回答,是各级行政部门必须坚守的责任。如果把从高价商品房中获得的大量土地和税费收入,真正用于提升社会福利,让大多数人不再依赖市场上的高价商品房来园住房梦,让各种利益公平合理地在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分配。那么,房价就不会成为一个如此敏感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也就不会成为一个资源配置扭曲的市场,投机和泡沫也就不会一次次沉渣泛起,难以消弭。”

  央视的期望,正如大多数老百姓对低房价的期望一样,很不靠谱。地方政府要靠卖地创收,开发商“捂盘”,地方政府则“捂地”,地方政府比开发商更希望看到房价“一行白鹭上青天”。银行更不希望房价下跌,房价下跌了银行行长就会有麻烦。

  上周末,南京珠江路一只剩下38年产权的尾盘卓越SOHO开盘,五米二挑高均价一万七八每平方米,结果场面由火爆变混乱。上周五,南京拍卖江北四块地,其中一块商住用地出现多家竞争,再次证明房地产市场的确有很多让人看不懂的地方。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政府收入属性、抵押品属性、金融属性、区域属性,使得这个行业一旦遭遇大的经济环境波动起落,便成为被言说和关注的重点对象,所谓“真理愈辩愈明”的所谓“共识”,在房地产这个行业注定落空、碰壁。

  问题的关键是,中央政府也好,地方政府也罢,都不可能在现时的社会条件下做到像央视所要求的那样,“分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行业难以走向秩序和谐,正是中国社会利益失衡、价值混乱的一大生动写照。谁都怕动了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谁都不想去把蛋糕做大,因此,房地产行业乱局、黑局、迷局、潜规则局便继续存在,没完没了,让房价回归持续理性道路的想法,注定只是奢望。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