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地王”不是“风向标”
2009-07-02 00:00:00   来源:

 

北京广渠路15号地再次以“天价”成交,刷新北京土地出让总价最高的纪录。天价成交、“地王”频现,让我们闻到一丝“疯狂”的味道,难道房地产市场又回到火热的年代?

  “地王”频现,首先说明房地产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回暖明显,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状况有所改善。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政府出台了增加投资刺激经济的调控政策,上半年新增信贷将超过6万亿元。在宽松的货币和信贷环境中,必然有部分信贷资金流向楼市,进而传导至土地市场。

不过,这种资金的宽松并没有使整个房地产行业都进入复苏。先看近期在各地拍下“地王”的企业,或是房地产业界实力最强的几家开发企业,或是有着央企背景的开发企业。毫无疑问,他们敢于在前景尚未完全明朗时就在土地市场上一掷千金,除了展现出信心外,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这极少数企业的情况可能没有代表性,现实是,不少开发企业资金链仍然紧张。

  再看看北京最近先后成为“地王”的几个地块,都是核心热点区域。这些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大多是高端项目,在此轮调整中,比普通商品房表现出了更强的抗跌性。随着楼市回暖,这些地段好、投资价值高的地段,自然成为开发商进行未来战略布局的重地。

  当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几个“地王”上时,不要忘记这样的事实,各地仍然在以较低的价格,持续增加住房建设用地的供应量。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的统计分析,上半年大多数城市地价同比仍在下降或基本保持不变,土地底价成交甚至流拍仍然存在。

  目前,很多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这样的景象:一边是核心区域地价、房价较快上涨却持续热销;另一边是城市周边区域项目持续低价却销售艰难,土地多以底价成交。在价格和地段不可兼得的权衡中,许多普通购房者的选择面越来越窄,一部分购房者再次选择观望,普通商品房成交量出现波动。

  所以,“地王”频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开发商信心回升,展现了当前资金充足的基本面,但还不足以得出房地产市场调整完成的结论。下半年市场能否持续上半年的好势头,可能需要我们更多地去观察。毕竟,几个“地王”不足以成为房地产市场整体走向的“风向标”。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