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好房卖官员”有多少后患
2009-05-06 00:00:00   来源:

 

如果统计一下全国与住房有关的“建设指挥部”,或许就能编辑一部非常有分量的官员买房故事全集。

  温州“官员购房”事件披露出好房子卖给官员,这是为何?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就是为了开绿灯嘛。这是潜规则。”

  从官员低价购买安置房到好楼层被官员们抢走,再到曝出好房子卖给官员是当地拆迁潜规则,温州“官员购房”事件无疑是权力强势的标本。其实,“好房卖官员”不仅是温州拆迁潜规则,或是中国楼市的一项潜规则。在很多地方,“好房送官员”都不是什么秘密。

比如,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徐家汇,名为帝景苑的楼盘售罄数年后,由股东纠纷引发的举报显示,约400户业主中,50余户曾获得一成以上的折扣,其中22名买家折扣高达三至五成,折扣买家多出自房地、规划、工商、公安等政府部门。没有估计错的话,这个项目的好房子也卖给官员了。

  “官员购房”事件只是温州一个指挥部讲给我们的故事,据说温州与住房有关的“指挥部多得很”,是腐败高发区域。也就是说,温州可能有无数个“好房卖官员”、官员低价买房的故事没有公开。如果统计一下全国与住房有关的“建设指挥部”,或许就能编辑一部非常有分量的官员买房故事全集。

  “好房卖官员”的一个结果是,位置不好、楼层不好、朝向不好的“烂房子”将卖给无权无势的普通民众,而且,即便是“烂房子”也要高价卖给普通民众,否则,“指挥部”、开发商就很吃亏。也就是说,普通民众买房时多掏的房款,等于是为一些低价买房的官员买了一部分单,从而背上了额外的负担。

  “好房卖官员”的另一个结果是,“指挥部”或者开发商在以后工作中就可以肆无忌惮。如果拆迁户不听话,就可以强制拆迁甚至“修理”拆迁户,反正在相关部门有人罩着;开发商就可以违规销售、私改规划、常年欠税了,因为房地、规划、税务等管理部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当然,有掌权者来托市,开发商自然而然也不用担心房价会下跌。

  既然温州安置房中的好房子卖给了官员,显而易见,公权力深度参与的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也有可能是“好房卖官员”或者好房租给官员以及官员亲属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正在热火朝天开发的保障住房,要想公平合理分配,最需要监督的是权力。否则,低收入者轻则恐怕只能住官员们挑过的“烂房子”,重则有可能分不到保障房。2008年,在河南某地就曾出现过官倒经济适用房的现象。

  房地产涉及工商、国土、执法、环保、房管、建设等几十个部门,不排除每个部门都有不受制约的权力。由此就引出一连串问题:现实中究竟有多少官员是以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的方式获得房子的?官员们平均一个人有几套住房?又有多少套住房是以市场价或者公平透明的价格购买的?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