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北京的房价,一个字:牛!两个字,疯牛!也不知市场上的哪根筋不对,这京城的房价在短短的4年间,驴打滚般涨了280%,天花板上的房价几乎可以把一切有购房意愿者都拍在地板上叹息和观望。
疯涨了4年,一些开发商和砖家就以为看到了"永远",什么都能降就是房价不能降、养二奶扩房需等奇谈怪论让人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房市在单纯的资本市场里疯狂和丑陋的一面。
北京的房价难道只知上升不知不降吗?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住宅商品房销售均价:2004年是4747元/平;2005年是6721元/平,同比上涨41.6%;2006年是8050元/平,涨幅为19.8%;2007年为11454元/平,涨幅为42.3%;2008年为13000元/平,涨幅为13.5%。
买房总是需要钱的,要和家庭的收入成一定比例的,这个比例叫做房价收入比(一套家庭平均居住面积的住房价格与一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之比)。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收入比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我国通常采用的房价与家庭年收入比合理标准是3-6之间。北京的这个比例是多少呢?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北京为23倍。
如2007年北京市城镇户均年可支配收入为65967元。当年底平均房价是每平方米15162元,按照户均100平米计算,则房价与收入之比为23∶1。也就是说,一家三口不吃不喝要23年才能买到一套房子,若真是这样,那也快成神仙了。
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北京商品房价格涨幅高达41.6%,居民收入涨幅仅为12.9%;即便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房价涨幅依然达13.5%,居民收入增长为12.4%。
房价上涨,已远超居民收入的增加。以至于住房部长姜伟新说:2007年下半年我国市场化的住房价格飞涨,除了极少数高收入家庭外,几乎所有家庭都难以承受,因此房价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
怎么调整呢?降价是硬道理。这降价远在天边,但也许就在明年!这是北京社会发展蓝皮书给出的答案。
蓝皮书分析,到2009年底北京可以竣工200万平方米、配售5万套保障房;到2010年以后,大量保障性住房将上市,届时会对房地产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北京商品房价格由涨转落将是市场规律加政府调控的必然结果,不是任何个人或利益集团所能操控的。
说得也是,凡事的发展总有规律。如果只有疯涨,那还要发展规律干什么?美国日本的房价曾经涨上天,结果呢?把全世界都搭了进去,这也说明了有多少狂欢就有多少清算的道理。
中国要健全房市,住房保障这一块必须要跟上,如此,住有所居的住房体系才能真正和谐。到明年保障房大量入市,北京的房价降下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现在,北京的房价为何坚挺?借用一句俗语:不是不降,时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