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国研中心报告:建议扩大内需以住房、汽车为重点
2009-03-22 00:00:00   来源:

 

在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相关报告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建议将住房和汽车作为扩大内需中重要的消费重点。报告中指出,住房和汽车的销售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的增长。近期应努力活跃住房和汽车的市场交易。

经济刺激效果将在1-2年内显现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措施密集出台,涵盖范围广,涉及消费的所有环节。

  报告中指出,这一轮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将在1-2年内显现出来,有些措施近期就有明显成效。如加大资助困难学生的措施可短期内见效;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的政策已促使2009年前两个月汽车销量明显回升;今年夏秋粮食上市时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直补政策效果会明显显现;稳定就业的措施也将显出效果。家电下乡、促进农村流通措施会直接加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当然,有一部分政策措施效果如何,还要看政策执行情况和财力落实程度。

 

  住房汽车消费增速大幅减缓成扩内需主要障碍

  然而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影响,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未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以及对经济前景、收入预期、就业环境、未来支出等方面的担心,目前消费者信心指数逐季回落。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

  研究报告中指出,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企业经营面临严峻困难,市场萎缩、利润下降,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工就业形势颇不乐观,务工收入将明显降低,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下降,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这些因素都会一定程度上抑制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会明显下降。而证券市场低迷、股价缩水,财富效应消失影响了一部分股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

  与此同时,我国的住房市场、汽车市场等拉动消费作用较大的重量级消费增速的大幅减缓和销售持续低迷,导致与之相关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下降。据了解2008年,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下降18.3%19.8%,住房消费处于1998年以来最低迷时期。由于住房交易量持续下降,与住房相关的装饰装修、家电、家具以及与汽车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消费都明显下降。如果房、车市场销售仍持续不振,2009年的消费增长会进一步受到影响。

  另外,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收入差距增大;消费环境不佳,以及地区保护主义等影响,严重地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再加上在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在医疗、保险、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不足,使大量本应由公共产品承担的支出压在城乡居民身上,增强了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防范性储蓄动机增高,使得居民有钱不愿花、不敢花,从而抑制了限期消费的增长。

 

  将住房和汽车销售作为重点促进假日消费

  对于如何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报告中建议着力建立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中长期扩大消费需求应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其中提到,各级政府已经出台大量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关键是这些政策能否切实落实,是否能够完整执行。因此,必须增强责任制和问责制度,狠抓落实。

  其次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支付能力。特别是应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近期应加大力度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消费。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以工代赈的岗位;清理不利于自主就业的政策法规,降低创业门槛,广泛开拓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

  另外,将住房和汽车销售作为重点。住房和汽车的销售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的增长。近期应努力活跃住房和汽车的市场交易。在调整相关支持政策的同时,应引导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当降低价格,促进住房销售,进而带动装饰装修、家电、家具的消费。

  再者,除住房汽车、新型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之外,还应积极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新的消费热点带动消费增长。例如近期文化消费和健康消费有望成为新的热点。

  此外还应促进假日消费。建议恢复"五一"长假安排,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近期还应以积极的宣传方式和正面的舆论导向提振社会消费信心。

  除此之外要实现中长期扩大消费需求还应该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扩大消费的建设投资;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发展消费信贷,为居民消费提供融资支持。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