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一场“比谁跑得快”的游戏,在恒大降低对利润的预期后,他们快速消化了库存。“我还是那句话,没有卖不出的房子,只有卖不出的价格。” 恒大地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说。
一直到去年下半年,大多数地产企业依然讳言“降价有理”。从去年9月份恒大绿洲“突降35%”入市销售后,这一做法至今仍在南京地产圈褒贬参半,甚至一度引发各方对于恒大资金链的质疑。被外界忽略的是:恒大绿洲入市当日销售额便达1.9亿元。而在去年“十一”恒大旗下18个楼盘同时入市,一周收回48亿元。恒大绿洲的低价开盘给周边楼盘定价带来压力,甚至令周边楼盘“停工”,重新更改规划以及重新定价。
万科集团也曾因“降价”快速回收资金。2007年10月,万科低价推出位于深圳龙岗区的万科金域东郡,首批475套开盘当天即告售罄;去年秋天,万科在上海、杭州与宁波三地展开折扣销售后,8天回收资金10亿元。
即使万科的业主也不由得感叹:以往万科楼盘总是与周边项目有1000元至2000元/平方米的溢价,但现在没有这样大的差距了。这从万科去年与今年的销售价可窥一斑:同为万科四季花城,万科今年1月份的销售均价为9599元/平方米;而去年则为1.2万元/平方米。因为价格有一个高于2000元/平方米的下调,所以这一项目的成交面积同比有了3倍增幅。
同样的定价策略为多个地产大鳄尝试:去年11月,中海集团与香港九龙仓集团,以75亿元竞得重庆南岸区弹子石地块,以楼面价3500元/平方米创下重庆历史上最高的土地交易价格纪录。而该项目最终套内均价仅为4398元/平方米,甚至被业内人士猜测为“可能连成本价都不够”,并对同品质楼盘的开盘价格造成相当大的压力。然而根据1月份该公司对外公布的消息:“2008年下半年业绩表现令人满意,整体销售符合市场预期”。此外该公司去年12月份曾表示,1~11月份房地产销售额总计250.8亿港元,增长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