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跟风的“抄底”
2009-03-03 00:00:00   来源:

 

方林是一名有八年工作经验的房地产经纪人,在美国拥有自己的公司。他主要是做在美华人的买卖,行情好的时候,他一年的成交额能达到6000万美元。

  然而,从今年起,方林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直线下滑,“目前成交几乎为零”,在依靠佣金收入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方林把买房的目标客户转向了国内市场。他与焦点房地产网合作,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沈阳等城市推出赴美“抄底”楼市的活动。

“我认为现在已经是一个相对的底部了。”方林坚持自己的看法,“在拉斯维加斯,原来需要200多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到的130平方米左右的小独栋,现在花100万元人民币就能拿下。买到手后,租出去一年能赚6万元左右,进行投资很划算。”

  但方林也承认,推出“抄底”概念的确有点跟风的意思。

  今年以来,有些旅行社以“赴美国和加拿大看房”为主题包装美国游的旅游产品;焦点网和搜房网等房地产门户网站也推出了“抄底”美国楼市的跨国购房活动;留学培训公司也都以赴美购房为由头推出代办签证服务。一时间,好像中国人赴美购房的需求突然放大了。

  “其实,现在的需求远不如2006年、2007年股市红火的时候。中国人去美国购房根本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方林用自身的经历来证明这一点——几年前,他可以在美国等待国内客户上门,现在却变成了自己上门服务。对于即将推出的购房团活动,他也没有定下太高的预期目标,15人就能成行”。

  而一家留学移民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该机构一直在运作赴北美购房的业务,近期推出“抄底”楼市的服务只是“宣传上需要”,公司的业务并没有因为“抄底”概念的流行而增加。“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在加拿大购房拿绿卡或者是孩子在美国留学住房的问题,说中国大批投资者去美国投资楼市会引起多大波澜,未免有点耸人听闻。”

  然而,尽管“抄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些公司目前用来促销的概念,但国内的投资者还是很关心现在究竟是不是“底”。

  虽然格林斯潘等专家曾作出预测,称“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趋势或将在2009年初停止”,但美国全国房地产协会发布的房地产指数在1月份下降了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认为房地产行业仍在收缩。而在金融危机第二波袭来、奥巴马政府忙于救市的背景下,多数报告认为行业前景难言乐观。一位券商分析员调侃说:“真能'抄底’投资赚钱,美国那么多分析师和有钱人,他们自己难道不会'抄’么?”

  不过,在国内,确实存在“有钱不知道怎么打理,想找个合适的投资渠道”的投资者。一位参加某机构组织的购房团、正在美国看房的张先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走过主办方安排的好几个美国城市,没有自主需求的他“越看越迷茫”。他认为,也许到国外市场投资房地产更适合那些经常在国外生活的人,或者是大型的投资机构。“在美国买房,每年都要缴纳高额的税费和土地出让金,我这样的个人投资者一想到要把几百万扔在海外,又不知该如何打点,就头疼。 ”

  至于最终会不会下手,先生在电话那头回答说:“我只是来看看。”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