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房地产大调整 董事长不再打包票
2009-03-04 00:00:00   来源:

 

国内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之后,紧接而来的大调整,不仅让很多房地产公司措手不及,同时也让很多投资机构无所适从。房地产股票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压舱货,实际上目前面临着“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局面。在市场前景不明的境况下,迫切希望能从公司层面获得继续持有的信心。但面对风雨飘摇的市场,拍胸脯打包票的话,又有谁敢说呢?

有市场,就有轮回,有高潮也有低谷。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头几年,房地产业也发生过类似情况。以广州市场为例,1997年广州商品房均价达到7000/平方米,但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房价迅速掉头向下,并持续阴跌,直到2002年达到底部均价400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在这样一轮耗时如此之长、跌价如此之深的调整中,广州房地产业却逐步发展壮大,并在一段时间成为国内行业的学习标兵。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寒冬中壮大的地产公司,合生、富力、雅居乐、碧桂园、保利地产(600048,股吧)、奥园地产等无不是经历此轮调整后的成功者。

  “我们坚定地看好国内房地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这是由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分布结构所决定的。”面对地产寒冬,一位地产公司董事长坚定地认为。的确,在短期之内,国内房地产商丢掉的仅仅是本就不应该有的、房地产作为投资品而获得的资本增值额外收益。受益于国内农村城市化的进程,长远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并不会缺少。房地产商只要安心回归“主业”,建好房,控制成本,再以合理的价格出售,相信并不会缺少买家。

  投资者之所以对房地产商没底,实际上担心的是经历过高潮后的房地产公司,是否会被以往的盲目扩张压垮。而目前来看,只要土地储备跌价损失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资金链保持正常,房地产商能安稳过冬的概率还是相当大的。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上一轮的暴涨,作为拥有股票的投资者也乘风顺水,赚了个盆满钵满。如今盛宴已毕,尚未擦去嘴角油渍的投资者自然免不了有些失落。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投资者目前要做的是“吹沙见金”,能够穿透迷雾与时光,从众多房地产公司中发掘出最终能挺过寒冬并茁壮成长者。当然面对这种董事长不敢拍胸脯打包票的公司,投资者也大可不必失落。毕竟,敢拍胸脯的也不一定腰板真的硬。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