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9年,中国农村集体用地流转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小产权房的问题也到了不得不出手解决的时候。
作为我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省份,江苏省探索小产权房“转正”的路径,对今后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显然意义重大。
南京工业大学天诚不动产研究所所长吴翔华认为,在我国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进程中,小产权房是各方利益纠结难以理顺的重大领域,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目前,小产权房'转正’条件、方式、期限、收益分配等方面都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和指导,这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如果江苏省的政策顺利出台,小产权房'转正’问题将有法可依。”吴翔华说。
吴翔华指出,目前我国各地仍然存在大量的宅基地在私下进行流通,任由其发展必将扰乱土地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急需通过有形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流转,“先从根本上杜绝新的小产权房的产生”。
事实上,小产权房涉及的问题繁多且复杂,对于已建小产权房的“转正”之路肯定不会是坦途。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认为,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是农民将土地收益最大化的尝试,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分享利益的一种途径。
对于解决办法,宋林飞建议政府尝试以土地入股房产的方式,让农民出售土地后也能享受今后土地的增值效应,随着土地红利的上升逐年享受溢价。
“有农民认为,农村土地和宅基地属村集体所有,在不占用耕地和扩大宅基地的前提下,多出来的楼房是村集体财产,村委会有权处置。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应该允许农民自己探索,但要及时总结与规范,以形成更具活力的土地市场。”宋林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