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避免楼市大起大落 深圳楼市调控欲主动出击
2009-01-28 00:00:00   来源:

 

在房价暴涨与暴跌之际始终保持沉默的深圳市国土房管部门,有望在2009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新年伊始,该局除了公布大规模的保障型住房建设计划之外,相关负责人更宣称,将提升市场调控水平,避免楼市大起和大落,改变被动应对市场的局面。

在房价暴涨与暴跌之际始终保持沉默的深圳市国土房管部门,有望在2009年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介入房地产市场的调节。新年伊始,该局除了公布大规模的保障型住房建设计划之外,相关负责人更宣称,将提升市场调控水平,避免楼市大起和大落,改变被动应对市场的局面。

  然而,在众多地方政府积极介入楼市却成效甚微之后,深圳房管部门“稳定市场”的思路,在复杂的市场格局面前仍难见清晰。

 

  保障型住房两年后集中涌现

  2009年第一天,深圳市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而投资建设的首个大型经济适用房桃源村交付使用。当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亲自把钥匙交到首批2568户迁进新居的低收入者代表的手中。

  桃源村入户,仅仅只是深圳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序幕。半个月之后,深圳市国土房管局局长张士明公开表示,2009年,深圳将再建2.57万套保障型住房,涉及建设用地3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0.89万套,建筑面积52.5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68万套,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据悉,深圳计划今年在保障型住房上的投入约46.27亿元。

  事实上,这并不是深圳第一次公布保障型住房建设计划。去年年初,该局在公布的《深圳市住房保障2008年度计划》中就提及,2008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入资金77.94亿元,全年将建设保障性住房45800套,以进一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锋透露,尽管截至目前外界仅对桃源村一处经济适用房项目有所了解,但4.58万套保障型住房都已经陆续动工。

  深圳社科院研究员高海燕预计,保障型住房在2009年的供应量依旧有限,2010年可能形成集中上市供应的局面,届时才会对市场形成比较直观的影响。

  不过有业内人士担忧,深圳在保障型住房的推进工作上,信息透明度不高,很多人不清楚政府的承诺是否能够兑现,这实际上对稳定房价的作用并不大。

 

调控风向改变?

  过去两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最惊心动魄的暴涨,以及后来最大幅度的暴跌。在此期间,作为房地产的主管部门,深圳市国土房管局始终徘徊在外围,对市场调节力度略显温和。

  对此,王锋表示,对于市场上的涨跌变化,深圳一直坚持市场化调节的方式,避免使用其他手段。因为金融、税收的政策已经由中央所确定,地方政府手中只拥有财政调节一个手段。在王锋看来,深圳在保障型住房上数十亿元的投入,以及土地供应上,都体现了对市场的积极调控姿态。

但是,外界对深圳房管部门的调控效果显得颇有微词,尤其是在去年第三季度,当多个地方政府推出“救市”政策后,深圳迟迟不出台相关的“松绑”措施,曾经让相关部门遭受各方压力。

  面对质疑,深圳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日前坦陈,对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与平稳发展之间的调节不够有效,对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运行态势和走向尚不能准确把握和调控,市场调控往往陷于被动应付的局面。

  鉴于此,该位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探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调控体系,提升房地产市场调控水平,防止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不过,王锋透露,房管部门对房地产的调控仍然将坚持以市场手段为主,例如正在编制的2009年土地出让草案显示,今年的土地供应量不会因为市场遇冷而过多减少,政府需要确保未来的供应稳定。

  高海燕也认为,深圳没有必要在目前的基础上加大调节力度,而且政府执行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地方政府调节市场的效果不明显。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