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向茅于轼扔“两只鞋”
2008-12-28 00:00:00   来源:

 

经济学家茅于轼向来颇为敢说,继“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有可能变富”,“个税起征点调至8000都低”的言论后,24,茅于轼把炮开向了18亿亩耕地红线。他称,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1225日《每日经济新闻》)。

这一颠覆主流的观点,用现在的流行话来说是为“扔鞋子”。我们应该尊重茅先生的发言权,然而,学术自由是双向的,允许茅于轼先生“扔鞋子”,也应该允许公众向茅先生“扔鞋子”。想必茅先生有此雅量,故而这里先向茅先生扔“两只鞋”,以成全其雅量美名。

 

  第一只鞋,茅先生到底懂不懂“三农”?

  茅先生称,“耕地和粮食产量无直接关系”,其理由是“我国改革以后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产量增加了60%,而耕地是减少的”。不要忘记,这一奇迹的创造源于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有效推进,是由于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持久努力。然而,今天这一奇迹很难复制。因为前期奇迹是建立在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起点低好提高;如今农业技术很发达,可反过来说,起点越高、突破越难。而且,当前各地方为了推动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以蔬菜、花木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其面积也是在18亿亩之内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那么粮食安全将无法保证。

  国内够向国外买,这更是荒谬。正如国务院“三农”专家所说,“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生猪已经提供了前车之鉴,中国一伸手,世界就大涨。茅先生不会忘了吧?

 

第二只鞋,茅先生到底懂不懂城市化?

  茅先生称,“保护耕地致房价大涨”,其理由是“房产价格上升并不是钢筋混凝土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供给有限”。茅先生可能忽视了一个现实背景,开发商拿地一般都有一个过程,去年房价最高峰时期楼盘所占土地,其实地价并非最高。而目前新上市的楼盘,房价有所下降,但地价与前期相比却有较大上升。地价低房价高,地价高房价却低,说明决定房价的根本因素还是供求,18亿亩红线压根没有多少关系。

 

茅先生又称,保护耕地“另外一个长远的后果就是延缓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几亿人口要进城不可能不占用农地”。这里茅先生显然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住宅占地面积一般较大,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大量进城,其原有的住宅就可以通过规划、置换用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开始整合农村土地,实行集中居住。以此审之,保护耕地恐怕也背不起阻碍城镇化进程的罪名。

  两只鞋一扔,可见茅先生是坐在城市高楼里谈农村问题。联想到茅先生一直坚持的“富人论”,看来还是术业有专攻,研究自己的富人去为好。坐在富人的板凳上谈穷人经济学,这种学术的态度让人失望,研究出的所谓成果除了混淆视听,干扰中央正确决策的贯彻执行外,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建设性价值。

  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拿了外国人的钱搞研究,就判定是“卖国”。美国福特基金会还资助过许多中国研究机构,中国的科研院校和学者每年都会得到国外的各类资助,当然不能说这些接受国外资助的机构和个人都在卖国。可是,拿外国人的钱虽然不是卖国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如果研究成果又是以危害祖国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代价替外国利益服务,那么这种行为毫无疑问就是卖国。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