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业“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当全国上下都在发动“投资和消费”两个轮子以启动内需列车时,25日山东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会议,显然是找到了快速启动内需市场良方:下“猛药”全面调控房地产市场。
提速保障性住房
“房地产业能否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不仅对于扩大最终消费需求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金融、建筑等50多个行业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山东省副省长郭兆信一语中的。
前11个月,山东房地产税收增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各地虽以基准价出让土地,土地流拍现象仍有增无减。在当前形势下,“只有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产业联动效应,才能有效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决策层反复强调。
目前,山东已有69个廉租住房项目直接受惠于中央“真金白银”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明后两年,山东会继续争取中央财政的资金支持,“确保到2010年底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4万户”。
实施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是关键。山东省财政今年已经专项安排廉租住房奖补资金5000万元,专门用于奖优补难。经济导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09—2010年,山东每年建成经济适用房不能少于5万套,全面推行在普通商品房小区中配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同时,有条件的中小城市,也可以改“补砖头”为“补人头”,直接为群众发放购房补贴。
棚户区改造范围将有所扩大。“2009年,要改造260万平方米棚户区;到2011年底,要将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集中连片的640万平方米棚户区基本改造完毕,安置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众10万户。”
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城中村、农村危房改造也提上了日程。据了解,目前山东大约有270万城镇居民居住在1990年前建成、尚未进行整治的6000万平方米旧住宅区中。山东计划争取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资金,争取2009年全省改造农村危房20万户。
化潜在需求为现实消费
导报记者获悉,近几年,山东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万人左右,外加想改善现有住房条件的群体,住房潜在需求很大。
为把巨大的住房潜在需求尽快转化为现实的住房消费,山东此次会议正式公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包含土地、监管、金融、税费等诸多刺激房市的26项可行性举措,以文件的形式为房产寒冬融冰。
《意见》明确表示:将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增加限价商品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比例和建设规模”。
为加大房地产开发监管力度,今后,住宅性能和环保系数将与项目招标挂钩,加快建立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制度,确保住房及设施配套的综合品质,并且全面实行预售资金和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制度,切实维护购房者权益。
外来务工人的职工公寓也在鼓励范围内。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鼓励其投资建设或收购一些住房作为职工公寓。有条件的市县,还可以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性住房供应范围。
鼓励商品房消费,还需减轻购房税负。《意见》明确规定“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暂定一年实行减免政策”。购买建筑容积率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