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赵路兴:限价房不会对房价造成太大压力
2008-12-10 00:00:00   来源:

 

随着国家拿出9000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成为房地产市场中的热点。就保障性住房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赵路兴。

  记者:如果限价房大量推出,会不会对房价造成巨大压力?

  赵路兴:限价房和商品房对应着不同的消费群体。在地段、户型、品质、配套设施、物业管理方面,限价房和商品房都有很大差距,不能把两者完全对立起来。比如,如果限价房的物业管理跟不上,房子甚至有贬值的风险;而对于品质较好的商品房,如果物业管理也较好,还有升值的潜力。有一部分消费群体,即使没有能力消费商品房,也不愿购买限价房。再比如,在土地开发比较成熟、市政设施配套完善的限价房周围开发商品房,开发商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缩短开发周期。

2003年之后,北京的房价涨幅落后于上海,就是因为政府陆续推出了1500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对房价的平抑作用较为明显。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如果大量推出,必然对商品房价格有一定压力。但限价房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是很有限的,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影响。

  记者:最近北京出现多次限价房用地流拍现象,又有消息说“限价房要和经济适用房并轨”,那么限价房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赵路兴:限价房并没有一个被严格界定的定义,各地政府建设限价房的初衷也不同,所以社会对它有很多种理解和争议,有的说是保障性住房,有的说是低利润商品房、微利商品房。

  在开发商资金紧缺、居民收入预期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会出现限价房用地流拍现象。目前限价房的价格优势在缩小,各地政府应该根据市场具体情况,谨慎确定限价房的建设规模和比例。此外,限价房用地是以相对优惠价格供应的,经济适用房不用缴纳土地出让金,涉及到不同地区的利益,有待政府各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至于限价房要不要和经济适用房并轨,部分取决于经济适用房的定位、操作政策和供应量。去年,经济适用房被定位于“面向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按照这个定位,中低收入者没法买到经济适用房。尽管北京等大城市的房价跌了,但相对2006年的价格水平仍然较高,包括“夹心层”在内的中低收入者还是买不起,所以我认为限价房在北京等城市还是要搞的。

  记者:北京市允许限价房在购买5年后上市交易,限价房是否因此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赵路兴:北京市对限价房申购者定了严格的标准,会卡掉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个人认为,限价房的投资价值不大,有投资价值的房子仍是地段、品质、物业管理都好的房子,所以没有必要赌限价房能升值。

  记者:收购一部分商品房作为保障性住房,操作上可行性怎么样?

  赵路兴:政府新建保障性住房和收购存量商品房、二手房都是可行的,前者可以起到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的作用,后者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市场化解决办法。我认为,花同样多的钱,后者可以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但是,收购这种方式对财政的支付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大力协调。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