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楼市究竟该不该救
2008-12-02 00:00:00   来源:

 

前段时间,关于深圳地方政府是否会随大流针对地产行业出台相关“救市”政策的讨论,一直是热闹非凡,不过近日在面对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的数十家中外媒体记者时,深圳市市长许宗衡首次明确表态———现在深圳政府不会出手“救”楼市。同时许宗衡还表示,深圳房地产对金融业的影响仍处在安全可控的范围。

在此之前,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措施。比如南京的20条救市政策提出,购买普通商品房可按面积获得补贴。西安市对购房客户按购房款总额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1.5%1%0.5%三个等级。而杭州的24条救市政策更是涉及了入户政策、公积金政策等等方面。这些救市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不过效果实在不尽如人意。南京市楼市新政正式实施第一天,商品房成交挂零;西安市出台政策的第三天,成交均价较前一日下跌20.51%,销售面积较前一日减少达4000平方米;杭州楼市在新政出台后,也是持续低迷。

  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不以任何人或者团体的意志为转移,政策的出台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滑调整的幅度,但不可能改变整个经济运行的规律。而且这些地方政府出台的救市政策稍稍有些急功近利,一些措施有一定的人为拉升房价的迹象。在整个房地产市场正常调整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去救楼市,力阻房价的自然回调,多少有些逆经济规律行事,似乎有点螳臂当车的意味。

  应该说,深圳明确不出手救市,至少说明深圳市政府已经能够以理性的态度来对待楼市。作为一个房地产市场启动比较早的城市,从去年7月开始,深圳商品房交易量就开始下跌,10月份房价就开始回落。相比那些出台救市政策的地方来说,深圳这次楼市的调整幅度绝对不小。而这次深圳政府依然能够稳坐钓鱼台,没有急于出手干预楼市,表明当地政府比较尊重市场规律。

  目前中国楼市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过高的房价与居民实际购买力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合理的住房价格”的“房价收入比”应该为36,世界银行专家的说法为46,但是我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均在10倍以上。市场的有效需求明显难以支撑如此高的房价,楼市出现调整也是必然的。尽管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整个经济的运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稳定不代表价格不能有波动,更不是意味着房价只能升不能降。房价在一定合理的范围内波动,向居民实际购买力靠拢,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才能理性健康地发展。毕竟只有卖不动的价格,没有卖不动的商品。

  当然,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拉动钢铁、建材及家电家居用品等产业发展举足轻重,对金融业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民生也具有重要作用,放任其暴涨暴跌也是不可取的,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如何进行合理的调控,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引导政策,比如增加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落实和完善促进合理住房消费的政策措施;促进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开发建设稳定发展;加快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继续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交易等等,或许能够为各地方政府后续的政策指明方向。无论如何,地方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政策,决不能以维持高房价为目的,也不要奢望政策能够扭转房地产市场调整。在出台任何政策前,都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以发展经济为前提,尊重市场规律,这样才能使房地产市场真正健康有序地发展。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