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周末市场的强烈降息预期形成对比,央行副行长易纲上周末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称,中国现在的利率水平比较合适。
据报道,他在采访中表示,从CPI环比数据来看,中国目前已经告别实际负利率状况,处于一个比较合适的水平,今后会按照货币政策要求,适时适度根据情况变化进行调整。
目前,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为3.6%,10月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这是今年5月以来,CPI同比涨幅连续第六个月回落。
近期,3个月期央票和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均较此前有大幅下跌,由此引发市场较为强烈的降息预期,但也有分析认为,央行此举意在促进商业银行投放信贷。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部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尽管易纲的上述表述降低了月内降息的可能,但年内肯定还会降息,而且由于前两次降息央行均和国际市场协调行动,因此下一次降息的时点有可能还会选在下一次各主要央行宣布降息前后。他还认为,由于目前市场参与者已由风险偏好转变为风险厌恶,因此货币政策更应该注意到这种趋势性的转变,提高操作的前瞻性。
国务院此前公布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措施,并首次给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定调为“积极”和“适度宽松”。市场由此预期,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降息和准备金率下调措施。此前两个月中,央行已经连续降息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将一年期央票改为隔周发行,并正式宣布取消对银行信贷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