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减少宅地供应非救市良策
2008-11-16 00:00:00   来源:

 

日前,市国土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在回应近期广州土地地价同比大幅下降的问题时,表示今年广州将再次降低住宅用地供应计划至1.8平方公里。这意味着,广州今年土地供应计划从原来的4平方公里降至2.5平方公里后,再降至现在的1.8平方公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此举被认为是广州出台的救市最新措施。但笔者认为,如果这真的是广州市采取的唯一救市政策,实非良策。今年以来,广州市住宅用地市场不断遇冷,年初卖出绢麻厂地王后,其他地块或以底价成交或流拍。今年前10个月,广州推出的住宅土地不多,基本集中在10月以后呈密集式轰炸市场,但市场反应不佳。近期出让的珠江新城商业地块地价与去年地价相比打了6.5;两幅科学城(000975,股吧)大型住宅地块无人问津,只得降价卖地,最后略高出底价成交。因此可以看出,政府减少住宅土地供应的做法是为了保证推出的住宅用地都得以顺利出让,避免土地流拍或降价卖地对楼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以上方面考虑,政府有一定的道理。但仅通过减少土地供应来减少未来一两年的住宅供应,以此办法来稳定目前广州房地产市场,似乎并非救市良策。

  现在,广州楼市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楼盘降价仍然无法改变大部分买家持币观望的尴尬情况。原因有多方面:其一,现在广州楼市不是住宅供应量突然增加,供应量过大,而是买家购房信心没有恢复,抑制了购房需求。买涨不买跌,广州楼盘正在不断调整价格,价格新低每周均在刷新,使买家购房信心不足,担心买了房立刻就掉价。而有的市民则在等楼价继续跌,然后才考虑抄底买房;其二,国家出台的救市新政没有刺激市民的购房需求,反而导致众多买家持币观望。在广州,减契税政策细则没有出台,房贷新政细则模糊不清,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只有说法没有具体实施时间,这些暂不能兑现的利好反而成为阻止买家立刻入市购房的最关键原因。

所以,现在广州市有关部门要稳定楼市,就必须看准广州楼市的软肋,在关键处下药,如减免二手房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刺激购房需求,放松改善型购房的买家的二次房贷限制,让有购买能力的改善型购房买家重新回到市场上来。这些才是稳定房价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