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高房价下救市只有降息是不够的
2008-11-01 00:00:00   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8103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下调至3.60%,下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6.93%下调至6.66%,下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这是央行从1993年以来13次加息后的第三次降息,也是今年以来或者说是今年9月以来,或者说是最近一个半月以来的第三次降息。这么复杂地叙述这次降息的过程,主要是说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轨迹,从今年之前15年的加息说明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一个被调控的对象,直到去年10月的第二套房贷限制政策之后,房市的疯狂才开始被抑制下来。

房市的疯狂好不容易被压下来了,本来也是多年房地产调控的目地,但是美国因为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危机又给中国的房市调整敲响了警钟,房价的上涨和下跌,以及房市的兴衰根本不是像当局所想的那样游刃有余,可能是房地产本身的体量太大,惯性太大,房地产的调控和干预总是感到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把房价调下来的时候那是几乎把政策都用了个遍,但是当房价还没有怎么下降的情况下,交易量却是开始了急速下降,交易量低的让人感到心惊。

  反过来当要不得不拯救交易量的时候,房价似乎又像是找到了搭便车上涨的机会。房地产的根本属性是民生,但是房地产又有商品属性,特别是当我们把房地产当成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时候,就总是要企图通过房地产的调控来调控经发展的速度。

  1993年房改刚开始那会,根据不同收入水平享受不同房屋待遇的政策还是比较合理的,后来由于过分强调房地产的商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商品房就占据了房地产市场的绝对统治地位,甚至连经济适用房也走上了商品房的开发模式,经济房也开始向200平米以上发展,开着宝马买经济房的也不稀奇。

  在这种情况下,房屋的商品性和房地产的基本特点,决定了房地产的投资品特点。投资品的定价是由人们对价格上涨的预期决定的,它不像普通商品那样,价格的高低和交易量能够形成一个比较确定的市场均衡点。住房的投资品属性,决定了如果住房价格不断上涨不但不会减少投资需求反而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进入,造成价格和供给量的交替上涨,出现“非理性繁荣”的局面,房地产泡沫应运而生。

  因此现在在抑制房价上涨又要提高交易量的政策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在这个问题上由于中央政府政策的宏观性不可能有十分具体的观点,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商品趋利性目的明确,因此在在一个充满投资品属性的房地产市场里,采用温柔的解决民生的办法协调各方利益,特别是要减少相关利益集团的利益,难度可想而知。

  今年第一次降息,是在915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零点二七个百分点。第二次降息是1018日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下调一年期及以上存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零点二七个百分点。同时取消存款利息税。

  这次降息与上次降息相差不过10多天工夫,可见中央政府的关切和急迫。由于上次降息附带了多条优惠政策,需要商业银行出台具体的执行细则,但是这个问题还没有落实下来呢,新一轮的降息又开始了。今天农业银行的实施细则在公布一天后,又匆忙撤下,说明了此项工作的难度和复杂。

  不过我们应当相信,这次的降息,显然不是为了拯救房地产市场而制定的,因为当先的小企业生产面临巨大困难,沿海一些制造业企业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倒闭风潮。而钢铁行业面临巨大压力,主要钢铁企业普遍在压产限产。小型钢铁企业更是雪上加霜,河北已经出现了40%的钢铁生产企业关门的现象,而能够暂时幸存下来的钢铁企业也是处在半停工状态。年初还供不应求的煤炭,现在在煤炭第一大港秦皇岛港已经煤满为患、堆积如山。

  要拯救经济不可能只盯在房地产上,但是所有的利好政策,肯定也会惠及到房地产行业。但是,房地产行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摆正这个关系的,有人可能以为央行的降息是死扛房价的胜利,那就特错了,就可能失去又一次历史机会。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