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愁云惨雾,中国也难独善其身。曾有人问中国香港地区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金融海啸对香港地区的经济会有啥影响?任总的回答也够玄:“金融海啸还没到呢。”如果香港恒生指数从32000点狂跌过半到14000点,却还没见金融海啸的威力,那么,等金融海啸杀到维多利亚港时会是什么光景?
各个城市相继出台救市政策之后,终于轮到上海出手。“十四条”紧跟中央步伐大幅降低交易税费之余,还强力冲破贷款比例和利率的大关。其中,第一、二、三、六、七、九条与降低各种交易税费有关。针对交易税费下调,市场的第一反应将会是:
1、二手房降价。目前一、二手市场倒挂,新房比旧房便宜,导致二手交易量跌至冰点,主要原因是:首先,成本上开发商比小业主低,降价空间较大;其次,交易税费垫高了二手房成本。交易税费的下调,能够扩大二手房业主的利润空间,即降价空间。急于脱手却苦于税费争利的小业主,现在有条件降价脱手了。随着时间推移,二手房价将向打折的一手房价靠拢,直至税费因素消化净尽为止。
2、中介有饭吃。二手房市场冰封三尺,中介门店能关则关,以备战“冰河时期”,整体行业面临大洗牌。如今交易税费下调,中介肯定趁机四出说动小业主降价求售,估计二手房市场终将破冰,迎来一波“小阳春”。虽然金融海啸威力不可估量,起码中介裁员关门压力可略为舒缓。
3、开发商止血。一年来,老百姓持币观望,银行关闸不放水,开发商断粮,叫苦连天。新政策下,老百姓购房成本和未来转手成本双双下降,而套牢时间则由5年缩短至2年,略略松绑,需求强烈者将逐渐出手买进,一手房交易量回升,开发商可稍松口气。随着成交量见底回升,开发商的降价压力舒缓,降价幅度将逐渐收窄。
第四、五、八条关乎贷款比例和利率的放宽,直接降低购房门槛,对于普通住房的刚性需求,其威力比交易税费的下调更大更深更广。
银行也是商业机构,存款积压、贷款无门的话,一个字,亏!长此以往,如何向股民交待?这么些年,相信大家已经深刻领会资本市场的冷酷无情,不赚钱的,就得落马。所以,政策出台,救的不光是楼市,还有难为无米之炊的商业银行。
对出售方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解套的良机。对于购房人,奉劝大家:如今风高浪急,就算银行愿意多借,咱们也不应该贷得太狠。一旦全球金融形势进一步恶化,甚至波及中国这“最后的堡垒”,饭碗可以一夜砸掉,财富可以瞬间蒸发,价格可以堕入深渊,贷款太狠者随时资不抵债,后果很严重。老美就是败在“先花未来钱”这五个字上面,愿与读者们共勉之。
第十一条提到将继续加大中心城区旧区改造力度,就是说,继续通过动迁来创造新房需求。市场是要流动的,不流动的市场,无异于一潭死水。多年来,动迁户的安置一直是房地产业经久不衰的动力来源。拆一套房,就得造一套房来安置原居民,实为凯恩斯学说的最佳演绎。
第十二条,通过收购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房源。也就是说,政府出面收购,并直接转为廉租房出租。如此,一方面可以满足广大低收入家庭迫切的住房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政府调节楼市供应的最直接手段,可谓一举两得。
解读政策时,须留意行文用字。“十四条”中,反复出现最多的词是“普通住房”。第十条说明,普通住房标准将稍后出台。按目前标准,恐怕外环内难觅普通住房的踪影,言则,标准不改,新政策等于打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