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中国房地产报社论:对赌房价坏了行风失了民心
2008-09-08 00:00:00   来源: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盛行一股对赌房价的歪风。从自设局赌一版几十万的广告,到大庭广众之下赌千万人民币;从结帮营私赌自己的人气,到赤手空拳赌自己的出位;从以赌对方身败名裂为押注,到煽动网民跟帖自娱自乐。我们痛心疾首地看到,这股赌风已经从网上蔓延到线下,让一些人在梦呓中,一不小心实现了自己的“产业梦想”。

  对赌房价是行业的梦魇,也是对房地产这门经济学科的学术亵渎。它不仅拯救不了低迷的楼市,反而败坏了行风丢失了民心,让公众对真实的房价和行业发展趋势失之判断。可以说,一连串让人目瞪口呆的赌局,赌赢的只是极少数人的名声,输掉的却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和专业价值,也使本就年轻的房地产行业文化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悲哀的是,设局和参赌,既非市井无赖,也非街边闲人,而是一些有身份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他们一方面鼓吹对赌房价是在为民请命;另一方面,却利用赌局获取利益,推高了网络点击率。真可谓天下没有白设的赌局,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一局猛过一局的炒作后面,伴随着的有可能是学者的出书签名,个人工作室策划“业务”的增多,各种论坛、研讨会小费红包的滚滚而来。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无论是设出赌局的庄家,还是接招的赌徒,上半年以来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几个“大赌局”,大多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原理。有些采取对数字的断章取义;有些在利用不对称的价格博弈;有些却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动态的市场。总之,此类一叶障目,得不出对房价客观、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也自然在“赌”得他们自己心跳的同时,“堵”塞了公众最需要发出的声音。

  但我们不能小觑对赌房价对行业带来的危害。这种与房地产主流文化相悖的文化糟粕。于小里说,是个人的修养素质差,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于大里说,它将从反面左右房价,影响政府对房价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那么,愈演愈热的对赌房价真得没人管,不该管,管不得吗?显然不能那么理解。首先政府应发布权威、统一的房地产信息,不让那些赌客在相互打架的数据上找到诡辩的“逻辑”;行业协会应出台行规,管一管那些“黑嘴”;学术机构也应让自己的教授、学者恢复师道尊严;媒体从业人员更应站在中立的立场,不偏不倚地说公道话。毕竟做学问的有做学问的底线,从业人员有自己的行规和操守约束。

  至于究竟怎样判断房价,实际上,答案已经非常明确: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尤其是商品房市场价格,还应由市场自己决定。这一点,改革开放都30年了,难道还无法通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迈过这一门槛?可以说,我们不能再期待在房价上让市场经济推倒重来甚至倒退。

  为此,本报吁请,停止在一切舆论层面利用各种平台对赌房价。如任由那些声音污染行业语境并误导公众,不仅仅会让那些庄家和赌客自己斯文扫地,我们的房地产行业也将在这场庸俗的博弈中迷失方向。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