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高档房产成为投资客的“拐点避难所”?
2008-07-14 00:00:00   来源:

 

不怕贵,就怕不贵。当然贵的要有道理,地段环境都到位,“越贵越高兴”。

    孔杰林正在和他投资圈的朋友里宣扬这样的逻辑,现在,他的朋友们都为去哪儿做房产投资而头疼,孔杰林的逻辑是,买高档房最保险,至于房价高低却并不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他时常引用自己的案例,在北京北三环的一套2004年的商品房上,孔杰林至今还保持着将近50%以上的回报,而且随时可以脱手套现。

    市场数据也支持孔杰林的如是逻辑:2007年第四季度北京市一手住宅均价排名前15位的楼盘,其总体均价为3.48万元/平方米,而到了今年一季度,前15位楼盘均价达3.74万元/平方米,季度环比升幅达7.5%。俨然一幅高档避难所的姿态。

 

    越贵越保值

    “只要我想卖,现在就可以脱手。”孔杰林现在不得不为自己2004年所做的一次购买决策而感到庆幸,彼时,他花费7300/平方米的价格,买下了位于北京北三环一带观典花园的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在那个年代,总价80多万元的商品房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的投入了。

    当时,很多朋友都觉得他买贵了,盈利的空间变得很小,而现在,他脱手的价格已经达到了15000/平方米,回报率超过50%,而且还有多个买家排队等候,比起他投资圈内的朋友“涨价容易脱手难”的尴尬处境,孔杰林觉得自己境遇不错。

    孙逸超是孔杰林的朋友,他虽然也是靠在城区“倒卖”房产发家,但后来却走上了与孔杰林不同的路径,孔杰林告诉记者,他在房价整体上扬最快的2007年前后,把城区住房逐步套现之后,转而到城近郊地区购买总量更多的房产投资,“当时房价在数字上上涨的很快,涨幅也在40%以上,但是现在想要套现,却比较难。”孔杰林说。

    确实如此。孙逸超告诉记者,他把3套房子挂在中介两个多月了,只接到大致2~3个电话,甚至都没有约到买家见面,甚至他在提出自己承担一半营业税的“条件”之后,也没有太大的改观。

    “我的房产没有他多,总资产额也没有他大,但脱手变现的能力要比他强很多。”孔杰林对记者说。他分析个中原因,成熟社区的配套带来了大量纯粹自住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往往是刚性的态势,不受市场大势的影响。

    孔杰林大肆宣扬着想买房投资保险就不要怕贵的逻辑,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保险选区域

    懂得这个逻辑的孔杰林准备追加投资,他看中的是两个区域,一是他熟悉的北三环沿线,二是涉外使馆区,他现在正在筹集资金,准备适时出手,原则仍然是“只要地段好,价格不是问题”。

    孔杰林已经是半个专家,他告诉记者,自己看中这两个区域的原因不同,在北三环沿线,他看中的是马甸到元大都遗址公园这一线,那里距离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最远不过两公里之遥,交通便利,同时还有相应的自然景观环境资源,孔杰林认定这里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即便在奥运会之后。

    还有一点让他更加放心——这个区域已经没有什么开发量了。记者了解到,凯德品元是这个区域内最后的一个项目。“这意味着等我想出手套现的时候,不会跟我有同期大量入市的同类产品,所以不会存在同区域内大规模竞争的问题,因为到时候我的房子是最新的。”他向记者分析道。

    如果说前者是纯粹的区域条件保险的话,孔杰林选择燕莎涉外区则是要抓住一个市场价格调整的机会,逢低入市,他告诉记者,他准备出手的,是一个叫做波菲特行政公寓的项目,波菲特行政公寓的卖价最低却已经达到20800/平方米。

    说起低价格的好机会,孔杰林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波菲特行政公寓项目周边的酒店式公寓,如US联邦公寓等项目均价都在28000/平方米以上,最低卖价20800/平方米,恰是孔杰林认定的投资机会所在。

    将近6000~7000/平方米的差价,在脱手的时候还是很容易的,毕竟这里的区域条件在这里摆着,是第三使馆区,涉外的单月租赁价格已经达到10000多元的水平,无论是出租还是买了脱手套现,都有空间。

    记者了解到,他看中的波菲特行政公寓,实际上就是标准的定制化投资产品。其精装修的水平基本可以达到拎包入住。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投资商提出希望整体回租然后经营成酒店物业,给出的租金水平不低。

    “对于高档住宅的买家来说,其实对房价并不敏感,只要地段、配套好,有稀缺性资源,成交自然会上升,以后脱手套现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价格高低并不重要。”胡景晖向记者表示。

 

    外因助涨可能

    孔杰林选定上述两个楼盘之后,孔杰林决心再细致考察一番,由于多年买房投资,他也有了不少开发商朋友,他们告诉孔杰林,在高档物业领域投资出手,不仅地段本身保证了回报以及风险降低,而且,潜在的外资接盘可能,也确保了自己的投资很难贬值。

    “不是说外资直接收购我的房产,他们一般买整栋的物业,而不买零散的房产,但是对同类物业的整栋收购,尤其是同物业类型或者同区域的房产,往往会抬升自己物业的价值,降低届时脱手时的套现难度。”孔杰林说。

    不久前,仲量联行发布的《全球房地产资产报告》预测,虽然2008年全球房地产直接投资总额将比2007年减少30%以上,但大量资金进入亚太地区的势头不会明显减弱。其中,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市场将占到全球14%的投资额,这或许可以间接为孔杰林的投资保驾护航。

    胡景晖告诉记者,城区土地日益稀缺的背景下,高档住宅项目的开发比重增多,是房地产商提高“附加值”的一种选择。出于营销策略的考虑,以及这些大户型公寓未来所具有的升值空间,预计6月份四环公寓项目开盘均价会继续走高,在地段不错的前提下,这也是脱手套现的好机会。

    “由于高端物业的资源特性,从长远来看,高端物业的供应跟不上需求,当供需关系变得尖锐的时候,高端物业便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针对高档住宅市场的表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发布报告认为,政策环境严格限制高档住宅的开发,从而使其融资难、拿地难,供应上自然成为稀缺产品。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