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整治“汤臣一品”缘何陷入被动?
2007-12-13 00:00:00   来源:

从今年6月遭查至今,中国最贵公寓“汤臣一品”的处理结果终于浮出水面:上海房管局认定“汤臣一品”存在以挂牌价格畸高的方式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的违规行为,责令开发商进行整改,要求其降价或者全部房屋售转租;上海的工商部门认定“汤臣一品”销售广告存在使用“至尊”、“顶级”等绝对化的违禁广告用语;上海财税部门查出“汤臣一品”项目有2套房屋的销售合同和零星建筑安装承包合同未贴印花税,涉及金额共计4.99万元,拟按规定要求开发商补贴印花税,并处罚款2.44万元(12月11日《北京青年报》)。

  按理说,“汤臣一品”房子卖不出去,着急的该是开发商自己,想辙的也该是开发商自己。可最终却是房管局来勒令其“降价或者全部房屋售转租”,多少有点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味道。何况,以“捂盘惜售”来定义“汤臣一品”的行为,也实在有些牵强——“捂盘惜售”也是为了“售”,而不是为了烂在手里。市场已经给了“汤臣一品”一记响亮的耳光,汤臣集团也不过是在硬扛而已。

  当被问及“汤臣一品”是否会在大陆政府主管部门要求下降价时,汤臣集团主席徐枫曾对媒体笑说,“不是市场经济吗?要我们降价,就出公文来吧!”而这,显然也让上海房管局陷入了被动之中。因为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文定义什么样的房屋价格是“畸高”的,也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文规定政府有权对企业的自由定价行为进行行政干预。

  那么,政府整治“汤臣一品”价格虚高缘何会陷入如此被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使用的是粗暴简单的行政干预方式,而没有学会用经济的手段来解决经济的问题。无论是“汤臣一品”开出天价的行为,还是另一些开发商囤地捂盘的行为,本质上都是为了追求暴利。因此,通过开征暴利税的方式遏制类似的企业追求暴利行为,才是维护市场公平与正义的治本之策。

  当然,征收暴利税首先要求税务部门掌握企业暴利程度的数据。就房地产企业而言,要求其公开房价成本,应该是一个必要的前提。只有公开了房价成本,我们才能判断房价是否“畸高”,开发商暴利的程度有多大。——可惜得很,人大代表要求公开房价成本的建议,却遭到了政府部门的公开否决。

  本质上说,公众之所以关注“汤臣一品”价格虚高事件,是因为对房地产暴利的痛斥和反感。通过经济的手段结束房地产的暴利时代,要远比整治作为个案的“汤臣一品”重要得多。试想,如果我们有足够严厉的暴利税,而房价成本又公布得足够清晰,“汤臣一品”开出再高的天价,又何以为惧?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