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国土资源报评论员文章:在规范中有序推进
2007-08-17 00:00:00   来源:

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已经开展近两年了。各试点地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挂钩试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成效。 

 

  通过试点实践,大家对这项工作有了几点共识。“挂钩”是国土资源部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具体措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效机制,也是解决当前保护耕地、保障发展双重压力的一条重要出路。因此,这项工作受到地方的普遍欢迎。其目的是,通过城乡土地结构和布局的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让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共享城市化带来的繁荣。这是一件利国利民,既保护耕地又保障发展的大好事,必须从长计议,严格规范,有序推进。

 

  但是,个别挂钩试点地区尚存在思想认识不统一、整体审批不完善、跟踪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地方开展挂钩试点的动机不纯,对周转指标的关注度太高,期望值过大,甚至表示,开展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之所以这么高,主要就是冲着指标去的。有的地方提出周转指标在小范围运转不能解决地方的需要,建议跨项目区使用。有的地方对周转指标的归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任由这样的倾向发展下去,“挂钩”就无法稳妥推进,甚至可能演变为一种新的圈地行为。为此,国土资源部近日专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监管,规范操作,切实保证挂钩试点工作平稳开展。

 

  开展挂钩试点首先要有相应的规划。要突出规划引导,严格控制挂钩试点的范围和规模,强化规划对挂钩试点的整体控制。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科学编制挂钩专项规划,合理布局项目建新区和拆旧区,避免城乡建设中的二次拆迁。

 

  要强化整体审批,严格挂钩项目区管理。为了加强监管,挂钩项目拆旧区与建新区要作为一个项目区,封闭运行,整体审批。也就是说,不论拆旧,还是建新,必须捆绑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项目区确定下来,不能“飘着”。挂钩试点所有的活动必须在这个项目区内封闭运行。

 

  要正确看待周转指标,用好周转指标。周转指标是国土资源部为了推进挂钩试点赋予地方的一个政策工具。它有鲜明的特点:一方面要“专项使用”,只能用于项目区内“建新”,不能用来干别的;另一方面要“有借有还”,就像银行的贷款。如果一旦将“挂钩”整理与片面追求用地指标结合起来,这项工作就完全改变了性质,甚至会出现为了多要指标,脱离实际,大拆农民房子,侵害农民利益的后果。这就严重背离了挂钩试点的初衷,失去了挂钩试点的意义。

 

  同时,挂钩试点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农村承受能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确保被拆迁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也就是说,要尽量让老百姓满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挂钩试点稳步推进,才能保持挂钩试点的生命力。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