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轻轨杨家坪站的旁边,“史上最牛钉子户”的二层小楼犹如一座孤岛,被包围在一个深十余米的大坑中。这一“景观”,在杨家坪这个重庆的交通要道存在了两年。
3月22日,是法院裁定这个“钉子户”自行搬迁的最后期限,截止的具体时间为22日24时。若逾期不搬,法院将强制拆迁。
而就在之前的3月21日下午,这栋小楼的男主人杨武出现在楼顶。据目击者称,这位曾获得首届渝州散打擂台赛冠军的杨武,用随身携带的双截棍在陡坡上铲了好几个洞,才得以从10多米深的坑底“爬”进小楼。此后,杨武甚至还用绳子,将食物、水、折叠床,甚至液化气罐,一一拉了上去。
对于丈夫重回小楼的原因,妻子吴苹声称,要与小楼共存亡。
据吴苹介绍,自从2004年10月动迁以来,他们就再也没回过这里。在此之前,这栋小楼曾是一家生意不错的饭馆,她丈夫则与人合开一家武馆。拆迁发生后,因为忙着处理拆迁的事,自己和丈夫的事业几乎停滞。
事件的另一方当事人———正升百老汇项目开发部经理王伟也表示,其实他们也很无奈。仅开发商从银行贷款的利息一项,每天就要付出6万元的损失,而这一状态已持续了两年多。
据知情人透露,此案虽进入执行程序,但法院组织强拆还需一段时间。当地一位律师表示,根据以往经验,面对司法机关的最后裁决,这栋小楼将难逃强拆命运。而关于受到的损失,当地有些人认为,绝非吴苹夫妇一方。“甚至是拆迁户、开发商,乃至有关政府部门的‘三败俱伤’”。
那么,从2004年10月到2007年3月的两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事情一步步升级,并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僵局呢?
■是漫天要价还是拆迁违法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位于重庆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附近的拆迁现场。由于房主杨武的重新入住,很多从此路过的百姓走到这里都会驻足观瞧。在人群中有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这家肯定是漫天要价,另一种声音则是,开发商在没有和被拆迁人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就挖了十几米深的大坑,这样做实在有失公允。
为了减少行人围看,开发商的施工人员围了一层隔栏,一块“非本项目施工人员严禁入内”的牌子立在了隔栏外面。但记者和房主家属在昨天还可以随意进出。
昨天下午,杨武的妻子吴苹再次出现在拆迁现场。面对各路记者,吴苹搬出她所掌握的法律条文,指责开发商拆迁行为违法。
与吴苹相比,她丈夫杨武则显得有些无事。一位一直守在房子正面的摄影师告诉记者:“今天他一直呆在房里,偶尔打拳来消磨时光。”记者曾与杨武的家人通话要求爬上孤岛采访,但被拒绝。
■四十次协商未达成协议
对杨武一家来说,2004年的9月5日是关键的一天。这天在重庆杨家坪鹤兴路上,贴出了开发商动迁的公告,动迁期为一个月。据一些老住户回忆,杨家坪鹤兴路这一带的房屋始建于上世纪40年代,曾是当地唯一一条饮食街,但动迁之时,这条老街已破败不堪。那几年中,如何改造这一区域,一直是九龙坡区每年两会的热点。
据正升百老汇项目开发部经理王伟介绍,2004年7月,重庆智润置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南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手向九龙坡区房管局申报,拟对杨家坪鹤兴路片区实施开发。2004年8月31日,九龙坡区房管局下发拆迁许可证。王伟还出示了各种资质证明,包括立项报告、用地许可证、建设用地审批书等。
记者从开发商处了解,拆迁补偿方案有现房安置和货币安置两种。“主要依据是《重庆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规定》。”王伟说。此次拆迁主要涉及281 户业主,方案对业主都有公示。据其介绍,在项目现场,一并被公布的还有重庆金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作出的资产评估报告。王伟强调,金地资产评估公司是由全体业主从5家资产评估公司中间选出的,最终的评估报告由九龙坡区政府批准。依据评估报告,杨武的两层楼房的价值为247万多元。
2004年8月,开发商进驻现场,设有拆迁办公室协调和各位业主的拆迁补偿问题。“动迁过程还算顺利,到去年除杨武一户之外,其他280户业主全部迁出”。王伟介绍,两年来,和杨武有过近40次接触,但均未达成协议。“事实上,目前的这种僵局我们也不愿看到”,王伟表示,整个项目公司投进将近3亿元,因迟迟不能开工,每天仅利息就有6万元。
据王伟回忆,2004年9月,他们与吴苹第一次接触。吴苹提出了“赔偿”和“还房”两大要求,赔偿额达600多万元。对房屋置换,吴的要求也较具体:原位置、原朝向、原面积、原楼层等。因无法满足该要求,双方首次接触不欢而散。此后,“在多次接触无果的情况下,我们于去年12月,向九龙坡区房管局申请行政裁决”。
今年1月11日,九龙坡区房管局下达行政裁决书,要求杨武15日内自行搬迁。“即使这时,我们仍未放弃协商,双方甚至一度达成协议,包括新房的交房标准,临时过渡的补偿等都无异议,但最后户主还是不肯签字”。“一楼和二楼同等面积商铺的房屋补偿,及70余万的现金补偿”,王伟表示这是当时开出的补偿条件。对于不签字的原因,吴苹说问题在于合同上没有开发商之一的南隆公司的章。“没有南隆公章的合同等于无效,一个无效的合同我为什么要签?”对此王伟表示,由于南隆公司的老总林明哲身患尿毒症,需每周做透析,而且长居广州,所以无法盖章。对此吴苹则认为,开发商是在欺骗她。
3月19日,法院向杨武下达拆迁通知。至此,几方矛盾到达极点。
■当地多名领导曾找双方协商
据记者从吴苹和开发商两方面得知,此前双方就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她总是带头与我们作对,我们盖好的围墙,她多次带人推倒。”正升百老汇项目开发部张红旗副经理说。而吴苹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惹恼了开发商。
对此,吴苹解释说,由于很多街坊文化不高,怕在和开发商签合同时受骗,所以选她做代言人。
据记者了解,在双方僵持期间,九龙坡区政府的有关领导也多次找双方协商,希望工程能尽早开工。据吴苹说,九龙坡区房管局局长甚至还动用自己的大学同学(此人是吴苹的高中同学)从中协调。“主管的区委副书记都找过吴苹谈拆迁的问题。”王伟说。但最后吴苹一家与开发商还是没能达成共识。
■“钉子户”否认多次要价
昨晚,吴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开发商所说的“户主多次要价”的说法予以了否认,“有关赔偿安置的要求都在合法范围内”。此外,她认为九龙区房管局和该区法院两次“不当裁决”是招致目前尴尬局面的原因。她认为,房管局和法院两个职能部门引用的法律条文都有问题。
而九龙坡区房管局拆迁管理科的任秋萍则表示,“对于开发商与被拆迁人长期不能达成协议,我们依法下达了拆迁行政裁决书。我觉得我们的程序合法,是依法履职”。此外,对于吴苹的拆迁安置问题,任秋萍表示,“拆迁人应该予以尊重,但房屋补偿的价格只能按照评估的价格决定。如果双方对于补偿能够达成协议,我们也没有异议,可在目前双方协调未果的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只能支持评估的价格”。
据了解,“最牛钉子户”并非唯一,与前几年发生的湖南嘉禾拆迁事件、沈阳强拆被阻事件的激烈程度相比,这起拆迁纠纷中所展现出的冲突似乎还更趋理性。用开发商方面的话说:“开发项目的法人企业盛博实业有限公司是重庆出版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作为国有企业,我们在拆迁中是非常克制和讲规矩的。”吴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在滔滔不绝地引用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法律条文。
有关法律专家指出,其实这起事件之所以如此受关注,其实质在于,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个人私有财产的保护。有关法律界人士同时希望,“最牛钉子户”之类的拆迁纠纷能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而终结。北京青年报
人民网房产频道
法院未强拆重庆最牛钉子户 今日通报说明
3月22日,重庆。微风暖日,法院没有像大多数人预计那样,进入这座号称“最牛钉子户”的二层民宅进行强拆。51岁的屋主杨武度过一个难眠之夜后,仍独自守立楼顶,他脚下是危楼悬崖和20米深的巨大圆坑。对面50米,代表重庆高速经济发展的轻轨列车每隔几分钟驶过,一家房地产商的巨幅广告向他招手:“彼岸就是幸福。”记者获悉,九龙坡区法院将于今日上午专门对此事召开通报会,予以说明。
昨日晚上22时许,当早报记者打通杨妻吴苹的电话时,她仍在拆迁现场周围。
“好多人围观”
东方早报:您好,您现在在现场吗?
吴苹:我在周围转呢。这里好多人,他们说要等到半夜,看到底会怎么样。而且还有网友说要组织一些活动还是别的什么,我也不清楚。
东方早报:您没有回您家的房子吗?
吴苹:我不敢去。开发商把门都锁住,全都封锁住了。
东方早报:您丈夫还在房子里吗?
吴苹:在啊。他前天上去就没有下来,下不来。你知道,房子周围都被挖了,人上去就下不来了。开发商还挖了很多很深的沟很深的坑,把周围都封锁住。
没有进一步行动
东方早报:开发商和政府方面现在有什么动作没有?
吴苹:没有。只是不让人进。
东方早报:也没有人和你们一家接触?
吴苹:没有人和我们正面接触,只是好多记者采访我。
要求公平合理合法
东方早报:那您有什么打算?
吴苹:我不会妥协!三年了,我如果妥协就不会被你们叫“最牛钉子户”了。既然我是合法的,我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仅是《物权法》,《物权法》之前的宪法也保护私有财产不能侵犯。为了公共利益可以拆迁,但他们是要建商场,是商业行为,乱说什么公共利益?!
东方早报:如果法院强制拆迁呢?
吴苹:人在房子在!我们有这个决心。
东方早报:如果有很好的补偿条件您会不会搬出来?
吴苹:我的要求不高,也不要什么很好的条件,我只要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我唯一的条件就是和开发商在一个公平的条件下平等地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