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置业顾问的买房心得 为您提供购房最佳策略
2006-10-26 00:00:00   来源:

    自住买房更需超前眼光

    早报置业顾问 林辉(黑马广告)

    记得2004年下半年的时候,有朋友希望我给他推荐一个楼盘,用于自住。

    当时的市场,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已经从上半年开始,楼市信心出现了一定的动摇。因为这个朋友买房是基于自住的目的,我建议他首先考虑规避风险,即价值流失的问题。在仔细询问了他的各项需求之后,我向他推荐了利兹·水印康庭一期的一个东边套房源。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城北水印康庭所在区域距离市中心武林广场只有七八公里路程,但房子的均价只要6500元/平方米,东边套也仅7000元/平方米,而当时临近的三塘板块比它要贵出将近500-1000元/平方米。这样一比较,明显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其次,该楼盘的斜对面规划了700余亩的城北体育公园,而且是市里的重点项目,北侧则是上塘河的支流,东北侧、东南侧分别规划了约两万平方米和约6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放眼杭州市区,拥有如此环境优势的楼盘实属罕见。这类楼盘的发现潜力,只要参照一下上海世纪公园边上的房产发展历程就能明白。

    当朋友综合考虑各项大因素后锁定该楼盘时,我们就开始挑选房源了。我的观点很明确,要买就买优质房源,决不能所谓“凑合着过”,一定要选边套、中间层,户型结构也要理想,以后万一要出售也比较方便,抗风险能力也强。楼层太高,楼下的景观就成为“图纸”;太低了自然采光、通风打折扣,地面的光热反射及噪音干扰都很明显。最后我帮他选了一套小高层(共九层)的五楼东边套。

    未来买房分析:

    自住可以不必考虑房价能涨多少,但在不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下,楼盘房价就算不能稳步上扬,起码也得保证较长年头内不跌,做到真正的划算。

    综合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市场行情,我依然坚持,买房子尽量还是要买市区房。杭州城市不大,扩张内力有限,市区房虽然比郊区房贵很多,但保险系数更高,更何况入住郊区房,今后的生活成本会慢慢呈现。

    此外,买房子还得有前瞻性。很多楼盘,可能开发前期周边的环境、道路还不是很成熟,但等到房子交付不久,其实这些都能上去的。这样的楼盘,就得靠前瞻性的眼光去挖掘。比如我朋友最后买的水印康庭,当时2004年的时候,楼盘周边的道路并不是很成熟,使很多去现场看过房的人都忧虑重重,但朋友在深入了解了周边的规划后,采纳了我的建议。

    现在看来,还真是选对了,该楼盘国庆节前如期交房了,边上的道路也通了,规划中该拆迁的建筑正在中后期拆迁中,杭州市中心惟一的体育公园最近也开工了,市场上的挂价达到了9000元/平方米上下。今后,体育公园建成之后,楼盘前景更不好说了……

    买房要分清“投资”“自住”两个概念

    早报置业顾问 章惠芳(双赢置业营销机构总经理)

    1999年以来引发的置业投资热,有一句购房理念曾经很流行,叫“投资居住两相宜”。今天,有机会跟大家说一个真实的购房故事,就是想告诉一些购房者:“投资居住两相宜,其实并不宜”。

    这两个真实的购房故事都发生在我一个朋友身上。这个朋友也是从事房地产业的,从1994年开始做,称得上是元老了,但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租房。问他为什么不买,他说买不好。

    曾经在2000年初山水人家开盘时,他就有一个号子,约3500元/平方米的均价,但轮到他挑的时候,因为号子不是很前面,他看中的房源被人家挑走了。他想买房不是买衣服,不能随随便便就下单,一定得买自己满意的,于是就把号子退了。

    到2002年朝晖现代城开盘时,他也有机会买房,这时山水人家的房子已经涨到了约5000元/平方米。他那个后悔啊,说当时随便买一套,现在都赚钱了。因此当现代城开盘时,他就先想投资一下,卖不掉大不了自己住,所以当时挑了套楼层最好户型也不错的一套房,单价比较贵,总价也较高,但是本着以后投资自住两相宜的目的,这位朋友还是当场付了定金。然后他开始找下家,当时不断有人转让成功的信息,更证实投资的可能性。可当需要正式签合同时,他还是没找到下家。为什么?房子是好的,但总价较高,能买得起的人较少,或者买得起的人并不认同他的眼光。而当时单价低,面积也小的户型却早就有其他需求客户了。

    因为当时购房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自己居住,虽然也能将就,但我这位朋友当时的生活圈并不在此,家人反对,结果这套房子后来还是托关系把它退了。当时这套房子单价也不到5000元/平方米,后来房价节节高,我那个朋友对飞涨的房价又心有不甘,不停地说“我曾经差一点拥有”,所以依然是一直租房。

    未来买房分析:

    “投资居住两相宜”,这句话,表面上看,是左右逢源,相合相宜的。其实不然。购房者首先在买房时要分清投资和居住两个概念、两个目的。投资就是投资,居住就是居住,投资居住两相宜的房子是不太买得好的。

    如果你是投资,很简单,什么房子都可以买,只要有市场有需求,你要考虑的是哪里的房子哪个楼盘哪套房子相对投资回报率较高,相对市场交易较好,这时候你自己的需求是第二位,甚至可以不考虑的。有人说,如果从纯投资看,有些马路边的房子说不定比靠中心花园的投资回报率还要高,因为马路边的房子一般面积小,单价也低,容易脱手,中心花园边的房子往往开发商设计的户型大,定价也高于马路边房子10—20%,甚至30%以上,到后面总价高,市场需求面小,到了二手房市场反而难脱手,当然这跟这个楼盘的品牌品质也有关。

    而如果你是居住目的的购房,那么有好的投资回报固然可喜,但一切以你为中心,你的需求你的偏好就是最大的回报。这时候,买房就要考虑与你自身工作单位远近、学区如何,周边的配套,你喜欢的户型结构、楼层、朝向、面积……凡此种种,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有人在住进自己原来投资居住两相宜的房子后,又会感叹“晓得是自己居住,我再多加十万元买套景观房多好”。

    这是本人从事房产十余年,感受最深的购房建议。所以,如果要问现在是不是买房的时机,我要说,一切看你的目的要求而定。有居住需求又有购房能力,什么时候都是时候;纯投资,则要睁大眼睛,好好挑一挑房子了。

    合适时机挑选合适物业

    早报置业顾问 梅杰(汉嘉地产顾问机构总裁)

    现在有不少人,买房可能就只考虑经济能力。只要房价合适,就算是盲目地把家安到一个不合适自己的区域里也在所不惜。这其实是不明智的。我们公司的一对小夫妻,就为了这个原因,刚换了一套房子。

    这对小夫妻婚前已经买了一套房子。不过,那时买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承受能力。2004年,他们花了40多万元在庆春路上一个老小区里,匆忙买了一套房子。一年多的时间住下来,他们发现,市区的老小区,虽然生活十分方便,但小区邻居都是些老年人,彼此的生活习惯其实很难融洽,而买房之前要求的齐全配套,其实很多也不是很必需的。

    综合种种因素,今年年初,他们最终决定换房子。这回他们更着重于考察小区的生活氛围、会所设施、将来邻居的年龄层次等因素,终于选中了滨江的风雅钱塘。而原来的老房子抵押贷款付了一半的房款后,打算用来出租,并且还有余款购置了车辆。小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了。

    未来买房分析:

    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能够在开发商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把握自己,选择合适的置业时机购买合适自己的物业。这里面,有两个合适,合适的置业时机和合适自己的物业。

    如何判断购房最佳时机呢?首先,要关注政策动向、瞄准机会再着手买房。房产政策出台初期会影响到购房者心理、购房态度的变化,多数人开始等待、观望,房产市场会略有波动,假若在这一“动荡”时期盲目投资,会因为对政策了解不全面而造成损失,结果得不偿失,因此房产投资要待新政稳定以后再出手。其次,要了解项目周边配套等市政建设进度,如果在项目刚刚起步时选择投资的话,由于这些配套尚未完善,房价自然受到限制,投入成本自然相对较低,升值的空间也相对更多。

    产品的选择也很重要。投资物业不能简单地以价格作为投资回报的衡量标准,对产品品质及市场需求的把握也很关键。下单前,最好能充分了解房屋附近的二手市场、租赁市场。目前来讲,市中心、朝晖、大关、翠苑一带房源虽不是十分充足却属于租赁市场较为火爆的几个区块,这些区域的物业回报均比较稳定且利益可观。除此之外,类似景观公寓、环湖公寓及各类排屋别墅等物业也极具投资价值;市中心物业也是抢手的投资资源,任何一个想要拥有住房的人,首选肯定还是市区。

    综合起来看,我认为,未来房地产市场还是区域发展。滨江区块仍会凭借其大量的景观公寓及完善的配套良性发展;闲林区块交通日益完善,大体量的排屋、别墅也将让这个区块逐渐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另外,银湖、之江板块的稀缺资源也成为其他区块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市中心完备的配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特有的景观仍是众人瞩目的热点。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