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王石:穗深楼市引起关注 广东房地产业没有泡沫
2006-03-12 00:00:00   来源:

    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创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现任董事长。业余爱好是极限运动、探险旅行、摄影。著有《生命高处》、《走在路上》、《第八峰》、《道理与梦想》等书。

    80年代的企业家应该让贤了

    赢周刊:您曾经说过,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家,很多人已经不活跃了。那么,您觉得80年代的企业家现在是否该让位给90年代的企业家了?

    王石:是的。80年代的企业家应该要让位给90年代的企业家了。

    赢周刊:您认为“80年代的企业家”的群体特征是怎样的呢?

    王石:冲破体制、能抓住机遇、能吃苦、敢为人先,这是一个创业家群体。而90年代的企业家是一个市场专业化程度高的新企业家群体。

   赢周刊:按照这个特征,您觉得哪些人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呢?

    王石:80年代的企业家有很多,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等,牟其中也是一位,不是说他失败了就不是了。创办健力宝的李经纬也是,当然,张海就不算了。

    赢周刊:1988年任正非买了万科20万股,还请万科人吃了一顿烧乳鸽。您对任正非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王石:我跟任总见面的次数不是很多。大家都知道,任总为人非常低调,很多企业家出席的场合他都不参加的。

   穗深楼市将引起关注

    赢周刊:目前上海的房价走势是往下跌,而广州乃至广东的房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相对比较平稳。作为国内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物,您觉得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广东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广东去年房价达到3746元/平方米,上涨7.8%.您认为这个涨幅合理吗?

    王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对广州房价的影响要比华东的小很多,市场已变得很理性,广东的房价比较平稳,绝大多数人购买房屋都是自住的。而华东在房地产市场放开之后,房价一路走高,投机者炒房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这也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之后,华东的房价迅速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广东房地产没有泡沫。从今年明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广东的房地产整体上还在健康地发展。对于广东来说,上涨幅度如果是6%-8%,从整体上看都属于健康的。总体上看,房价上升是必然趋势,问题是上涨速度有多快。当然,对于广州、深圳的房价上升速度应该引起关注。据我所知,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

    赢周刊:2月13日万科斥资1.86亿元拍得广州荔湾区一个7万平方米的地块,折合楼面地价是3218元/平方米。对于广州地价水涨船高的现象,您是否有压力?

    1951年1月出生于广西柳州市,兰州铁道学院给排水专业毕业。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创建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1988年中心改组发行股票,更名为“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2月辞去总经理职务,现任董事长。业余爱好是极限运动、探险旅行、摄影。著有《生命高处》、《走在路上》、《第八峰》、《道理与梦想》等书。

    80年代的企业家应该让贤了

    赢周刊:您曾经说过,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家,很多人已经不活跃了。那么,您觉得80年代的企业家现在是否该让位给90年代的企业家了?

    王石:是的。80年代的企业家应该要让位给90年代的企业家了。

    赢周刊:您认为“80年代的企业家”的群体特征是怎样的呢?

    王石:冲破体制、能抓住机遇、能吃苦、敢为人先,这是一个创业家群体。而90年代的企业家是一个市场专业化程度高的新企业家群体。

    赢周刊:按照这个特征,您觉得哪些人是属于这个群体的呢?

    王石:80年代的企业家有很多,柳传志、张瑞敏、王石、任正非等,牟其中也是一位,不是说他失败了就不是了。创办健力宝的李经纬也是,当然,张海就不算了。

    赢周刊:1988年任正非买了万科20万股,还请万科人吃了一顿烧乳鸽。您对任正非的印象是怎样的呢?

    王石:我跟任总见面的次数不是很多。大家都知道,任总为人非常低调,很多企业家出席的场合他都不参加的。

    穗深楼市将引起关注

    赢周刊:目前上海的房价走势是往下跌,而广州乃至广东的房价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相对比较平稳。作为国内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的领军人物,您觉得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广东省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广东去年房价达到3746元/平方米,上涨7.8%.您认为这个涨幅合理吗?

    王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对广州房价的影响要比华东的小很多,市场已变得很理性,广东的房价比较平稳,绝大多数人购买房屋都是自住的。而华东在房地产市场放开之后,房价一路走高,投机者炒房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这也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宏观调控之后,华东的房价迅速大幅下跌的原因之一。广东房地产没有泡沫。从今年明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广东的房地产整体上还在健康地发展。对于广东来说,上涨幅度如果是6%-8%,从整体上看都属于健康的。总体上看,房价上升是必然趋势,问题是上涨速度有多快。当然,对于广州、深圳的房价上升速度应该引起关注。据我所知,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

    赢周刊:2月13日万科斥资1.86亿元拍得广州荔湾区一个7万平方米的地块,折合楼面地价是3218元/平方米。对于广州地价水涨船高的现象,您是否有压力?
我们在沈阳做过一个项目,有两棵非常粗的大树,我说这树一定要保护下来。这个项目建好了,我再去的时候,他们说楼卖得很好,员工也很努力,但两棵树已经没有了,因为没法规划,在商业上经营的效果不划算。我认为这是不对的,为了追求效益而把原来长年生长成这样的苍天大树砍了是非常可惜的。万科接着又开发了另一个项目,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煤厂,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废弃了,万科把它开发成一个住宅区。煤厂旁边有300多棵树,我说这次你们不能砍我的树,而且这个煤厂有非常大的运煤机,运煤机也要保护好,让人知道这个储煤厂曾经为沈阳冬天的取暖作过贡献。我要求规划前要先画好树的坐标,避开树来规划,宁肯损失一些容积率也要尊重土地的历史和人文情脉。结果这个小区建成了,一棵树都没少。这片新的小区拥有了几百棵五六年的树,感到非常温馨。但是我发现运煤机不见了,他们说它放在那里多难看啊,就当成破烂卖了。

    之后我吸取了教训,在开发方面不仅要对原来的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也要有人文景观、人文情脉的保护。天津的水晶城被当地政府、同行、消费者都称作好项目。那里曾经是一个玻璃厂,新厂搬到了郊区,我买来旧厂房后把它变成住宅,要求树不能动,老厂房以及原来的铁路运输线都保留了一段。玻璃厂的老厂长被请去参观,没过20分钟,他就忍不住要找个地方一个人大哭。因为他本来想到拆迁后的老厂跟自己没关系了,没想到开发商保留了原来的人文痕迹。

    其次,万科今年要成立一个基金,专门用于“民基村落保护”,哪些认为应该不拆的、应该保留的、应该保护的,尽到企业公民责任。另外,节能是住宅产业的必然趋势。万科的长处是如何节约用水,在水的利用上进行开发。

    赢周刊:您认为企业公民责任是否所有企业都应当承担的呢?

    王石:在国外,对企业公民责任也是有很多种认识的。全球500强有一半企业每年都发布其企业公民责任报告。在中国,如果向一些扶贫县捐资,钱可能最后变成了高档汽车等奢侈消费品,这种渠道的效率低,所以我们在提供产品、维护股东利益、解决就业、按章纳税的义务之外,还承担起企业公民责任,而且把它和一些活动结合起来。当然,企业在创业阶段的首要任务是要解决生存,要效益;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阶段,才会衍生到承担广义的社会责任阶段。

    赢周刊:您认为自己的探险、公益活动和万科的企业行为两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王石:我个人的活动,有种说法说是一种企业公关营销策略,甚至是一种高明的宣传企业的策略。我一直没说万科的规模好、物管服务好等等,但客观上我还是为万科进行了营销推广,所以这肯定是双赢的。其实做公益活动不一定要求很高尚,这是一种趋势,你不想做也得做的,但主动做是不同的。

    别把我当作老头

    赢周刊:您用了3年不到的时间登上了珠峰,而有的人要花上近十年的时间。您怎么看待自己和职业登山家的区别呢?

    王石:完成“七大洲”计划的人,我是第四个。香港的钟万平在2003年登上去了,我是2004年登的。我花的时间不长,主要是因为我有物质基础,运气好,而且执着。很多登山家跟我不同,那主要不是技术问题,例如很多职业登山家拿着国家给的工资,要靠自己去拉赞助,很困难,而且他去做这些项目可能都是用业余时间的。所以,有人花了8年时间,去了5次才登顶。而我是1次成功登顶,这也是有点运气的。

    赢周刊:您做了这么多的登山探险活动,都是花自己的钱吗?有没有用过万科的资金?

    王石:在完成“7+2”计划之前,都是自己出钱的。最后一站即南极之旅,就出现了万科的企业旗帜。但这不是资助,而是企业公民责任把公益事业结合起来的结果。

    赢周刊:您的下一个目标会是什么?有没有时间表的计划呢?

    王石:航海,我要在60岁之前环球航海一圈。接着再用5年时间,穿越三大沙漠,那是我在60到65岁时要完成的计划。国家不是有“五年计划”吗?我也有自己的“十一五”、“十二五”计划。
    赢周刊:您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有一定危险性的探险活动,动力何在?

    王石:对自我的不满足,不甘于寂寞。企业到了这个阶段,个人的作用很有限了。如果还需要我个人的作用,那就是负面作用的了。所以我2004年意识到这点,万科的团队又很好,我再呆着就会毁了这个企业。但是,从一线退下来之后,我该做什么?在我交班的那一天晚上,我还在跟别人应酬。第二天我来到办公室,发现静悄悄的,怎么9点钟了都没人找我?秘书说他们在会议室开会。我才明白过来,我已经不是总经理了。可是,我得给自己找个出路啊。

    50岁是一个辉煌的开始

    赢周刊:您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后,会不会感觉老了呢?

    王石:当然,自己也很快会变老。前年央视请我去北京参加一个节目,我去到了才发现原来是上《夕阳红》栏目。我说:“我怎么轮上‘夕阳红’了?我会有那么一天,但不是今天啊!会不会早了点?”于是我说我不去了,央视的节目编导一听就急了:“王总您作为嘉宾出席的字幕都打出去了,不能不来了啊。其实‘夕阳红’是我们节目名字而已,说的是这个栏目办给中老年人看的,但不是说嘉宾是老年人啊。今天来了的有63岁是前国家登山队主席,也有32岁的嘉宾,您也是一个中年嘉宾啊。”我这才答应上节目了。

    今天的现代科技、医疗保健都很发达了,这跟传统的“人过半百万事休”不同。50岁是一个辉煌的开始。当然,年轻人可以放心,不用担心我跟你们竞争。我是要给自己过剩的精力找个出口,所以我要去平衡自己,去大自然挑战自己。有些人认为王石52岁登顶,是因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你年龄最大,出名是因为年老。我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因为有个日本人62岁了还登顶了,一位72岁的日本人比我还早2个小时登顶了。有人叫我企业家、董事长,我听了还舒服、高兴。但要是把我列入老头行列?千万别!

    我登珠峰的时候一直没有灼伤、冻伤,下来之后毫发无损,而且我下山后的第二天就向总指挥请假。总指挥说:“不行,总书记都发来贺电了,我们按计划准备逐个地方走过去,到达拉萨之前要好好庆贺呢。”我说:“我要飞伞去。我在北京出发前就告诉你我带了伞包,原来你们根本没想到我真的登了顶?”我进山之前是73公斤,登山后少了十多斤,但体力还在。后来我就飞伞去了,一个个山包飞过去,最后才到达拉萨。这也是我的人生经验:上山下山、体力还在。

    赢周刊:您对媒体有什么看法呢?

    王石:我对媒体的杀伤力是很清楚的。我登珠峰之前跟央视订了协议,一是我不登顶,二是不准他们拍我。当时由于央视订的氧气设备足,我们动手准备又早,所以他们劝我提前登顶。于是我就改变主意了,由不登顶改为尝试登顶。后来央视的节目播出后,我有些朋友打电话去央视总编室问:“为什么没看到王石登顶,是不是你们对他有看法?”总编室的人回答说:“不是我们不想拍,是王石不让拍啊。”为什么呢?因为到了快登顶的时候,人已经是缺氧好长时间了,样子肯定很狼狈了。那时如果有一个“大炮”(摄像机)对着你,你说你登不登顶好呢?换个角度看,这也是只有一定年龄的人才有这种思考和把握的,才会在炫耀的面前把握好的。

    王石很有趣“王总只能在十点半来到后才有一点时间与主持人沟通,我们也暂时未安排任何专访。你来了之后我们再争取一下吧,到时见缝插针。”在见到王石之前,中信出版社营销经理王菁小姐一再跟记者解释,很抱歉,未必能够安排专访。王石这段时间马不停蹄奔波于十多个城市,累积的总行程或许相当于又一次登顶了。

    2月19日上午10点,广州购书中心9楼的嘉宾休息室。王石听到记者采访的要求,连连说了三个“好”:“好、好、好,我配合你们吧。”他还很爽快地拉上一张椅子坐着,与坐在沙发上的记者仅有不到半步之距,就这样开始了近一个小时的专访。

    距离不到半步的王石,穿着一套深蓝色的加拿大Arcteryx休闲服,头戴一顶黑色的帽子,这是他近来接连在各地签名售书时常穿的行头。记者提问的时候,王石会侧着耳朵很认真地听完,再一字一眼地回答。王石说话的时候,下巴的胡须随着嘴巴的张合而跳动,仿佛也在说话。他的目光炯炯有神,沉下脸去,也有一副令人望而生畏的老板式面孔,但在说到兴奋点时眼睛会睁得亮亮的,一派身居斗室心驰千里的自我陶醉。

    “今天不要问我关于房地产方面的问题,我不是预测家,我不权威。因为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我们万科有专人分工房地产的。你要是问了,我就顾左右而言他。”虽然王石第一句话就“郑重声明”不谈房地产,但当记者问及房地产的问题,他还是有问必答,一点都没有为难记者。

    当主持人在人头涌涌的演讲厅介绍王石的故事时,王石没有坐在前排,而是很安静地走到后排的一个空椅子上,一个人坐下,表情轻松地听着主持人怎么介绍自己。

    当工作人员提醒他时间紧凑还要赶回深圳,他吩咐说:“等我给所有读者签了名再走。”给最后一个读者签了名之后,他大声地问:“还有吗?”确认给全场所有读者购买的新书都签了名之后,他还笑呵呵地接受了几个热心读者合影的邀请。

    这么有个性的人物,但他走进人群便很难发现他。这位被周其仁称之为“似石实玉”的人物就是中国著名企业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王石,王石很有趣。

    房间里有很多写王石的文章,也有写他的书,但王石毕竟是王石,没有令我失望。中信出版社1月出版的自传体新书《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浓缩了王石20余年的营商生涯。他的成功,来自于极其艰苦的创业历程。他的性格奔放,也和那一代人的历史背景以及浪漫情怀有关。王石今天的很多选择,从这本书里能看出许多端倪来。这些对成长中的公司而言尤显宝贵。所以,采访完成之后,我要把这本书读完。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