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扫码关注协会微信

首页 > 观察与思考

中部崛起背景下的武汉机会
2005-08-09 00:00:00   来源:

    提到武汉,老一辈的人会很容易想到“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辉煌的过去和近代史上的煊赫,但年轻一代的人却经常会用大、热、乱、脏、吵五个字来形容,而经济学家则用简单的统计数据将武汉人的尴尬表露无遗:这个地理面积位居世界前十、中国第一的大都市,其GDP排位从1982年的第4位迅速下降到2002的第14位,经济总量已被青岛、大连、宁波和苏州等以前的中等城市相继超过。然而,历史进入到2004年,坚韧的武汉人又重新找回了信心。因为就在这一年的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构想。
    2003年10月,当上海的楼市均价突破8000元时,摩根斯坦利亚洲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谢国忠大胆预言:“随着上海投资成本的越来越高,武汉可望成为海内外投资的另一选择”。
   “武汉将是下一个上海”?乍听上去,你肯定和我一样傻眼。但正如谢总所言,“武汉的经济目前相当低迷,但其经济潜力有待重新评估,我认为它拥有成为下一个上海的基础设
施和条件,并相信5年之内其经济就将起飞。”谢总眼光的敏锐和独到,不久便得到了支持。
    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
消息传出,整个中部地区为之振奋,而江城人民更是彻夜难眠,他们等待这一天的到来实在等得太久了。我们发现,“复兴武汉”的梦想一直都潜藏在八百万武汉人的心中。

“东方芝加哥”的两起两落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据考证, 至今已有3500年的历史。汉口早在明末清初时已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汉口的繁荣,清代有诗为证,“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究其原因,这主要缘于其“九省通衢,得水居中”的传统区位优势。据《湖广总志》记载:汉口地当江汉交汇之区,顺江东下可通皖赣吴越,循大江而南可越洞庭、入沅湘以通两广云贵,西上荆宜而入三峡,可通巴蜀以上溯金沙江。至于逆汉水而西径安陆、襄阳、郧阳诸府综贯全鄂以抵汉中,又沿汉水之支流白河、丹江二水以至宛洛,可谓九省之会也。
    到了近代,汉口开埠,城市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1889-1907年张之洞督鄂期间,武汉凭借自身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迅速迎来了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此期间,武汉建立了当时亚洲第一家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汉阳铁厂、枪炮厂、棉纱厂,修筑了贯穿中国南北的第一条以汉口为起点的京汉铁路。加上后来修建的粤汉铁路,构筑起武汉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独一无二的水、铁运输的枢纽地位。并且,张之洞大举兴办洋务,使武汉一跃成为晚清洋务重镇,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对外贸易大港。1886-1911年,武汉已有近代工厂100多家,17个国家在汉设立银行,学校、教会,金融机构更是数不胜数。1884年,汉口电报局成立;1897年,汉口邮政局成立;1900年,武汉开通市内电话;1937年武汉人口已达80万。商业繁华的武汉因此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1911年,伴随“武昌起义”第一声枪声的响起,武汉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结束了。随后直至解放前,武汉一直战火不熄,水患频仍,繁华商场顿成瓦砾,工业企业破坏殆尽。并且,由于交通格局的变迁,武汉“九省通衢”的传统区位优势也受到了巨大挑战。据《申报》1935年10月8日所载《西行见闻》:“汉口……其实,九省通衢差不多已成为了过去的名词,因交通事业的发达,自西向东的货物输出,可由陇海路或长江直抵上海,南可经广州出口,并不象从前一样,西部、西北部以及西南部各省出口的物品,均须以汉口为惟一之集散地。”武汉边缘化趋势初露端倪,贸易总额排名由19世纪末仅次于上海、天津之后的第3位下降到1931年的第10位。
    建国之初,得力于新中国的产业布局,武汉迎来了第一次复兴机会。“一五”期间,全国156项基本建设中,布点武汉的就有武钢、武重、武锅、武船等7项。而在同一时期,上海等原有的一批工业城市则排在了计划表的次要位置。
    “二五”计划和1965年“三线建设”的实施,使武汉一跃成为新中国的工业重镇。1982年,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武汉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净产值、工业固定资产原值与实现的利税额,均居第四位。
    空前昌盛的制造业,催生了金融业的勃兴、商业的繁荣以及物流业的兴起。全国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贸易中心……一个个闪光的头衔,使武汉一度恢复了“东方芝加哥”的美称。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座襟江达海的大都市,在随后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却渐失光彩。2002年,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武汉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指数滑落至第14位,位居青岛、宁波之后。
回顾武汉的发展史,我们发现,虽然张之洞督鄂期间推行“湖北新政”引发武汉崛起,但却打上了官办经济的深深烙印,也早早注定了其走向末路的命运。解放后,毛泽东领导“赶英超美”,导致武汉复兴,但它毕竟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带有鲜明的国防考量,缺少内生型经济的原创活力,也因此注定了它的“塌陷”。

中部崛起托起武汉二次复兴梦

    “堂堂大武汉,赶不上苏南一个中等城市。”诸如此类的嘲讽,让武汉人实实在在地感到了失落。
    武汉到底怎么了?让老百姓不服,让经济学家不解,让政府官员不甘心的是,武汉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不应该“塌陷”。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树华在《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武汉20多年来的衰落,与中部“塌陷”的大背景密不可分。1979年以来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就是中部、湖北和武汉被不断边缘化的过程: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重点发展珠三角,80年代末期倾力打造长三角,90年代中期提出建设京津环渤海区域,90年代末期实施西部大开发,2003年又提出了振兴东北。唯有中部经济基本上已名存实亡,湖南融入大珠三角,江西、安徽积极向长三角靠拢,湖北、河南依旧徘徊。
    湖北省财政厅科研所的周永松提出,武汉衰落的另一个主因是“天元”位置的丧失。十几座长江大桥的修建,长江黄金水道的退化,京九铁路的贯通,公铁运输网的加密,使武汉的区位优势及其腹地资源优势被大大摊匀。
    置于死地而后生。不甘心“塌陷”的武汉人在痛定思痛后开始了对自身定位的大反思。2003年两会期间,刚刚走马上任的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向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连问三遍:“武汉在哪里?”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2004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度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羊群走路靠头羊”,要造就新的经济增长区,必须先塑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谁将成为我国第四个经济增长区的龙头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认为,武汉在这一区域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发挥武汉在长江中游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力和中心城市作用比较实际,能促进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形成,从而促成中国中部的崛起,平衡东、中、西部的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布局合理化。
    而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大年也认为,武汉有条件也有必要建设成一个仅次于上海、北京的超大城市。
他运用经济地理学的对称理论,判断未来以武汉为中心,800-1000公里半径将形成中国的特大城市圈。

武汉积极谋求“第五城”

    “中部崛起”战略为武汉的二次复兴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武汉人开始了寻找城市尊严的努力。
    2004年9月17日,湖北省委政研室的肖玉明在《长江日报》上撰文指出, “湖北和武汉的第二次复兴必须实施非均衡的发展战略。”据了解,这个观点其实早在2002年已经被提出,只是在省、市领导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
    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振声在多个场合以及专题会议上表示,实施以武汉城市群为基础的武汉经济圈,将是坚定不移的中心战略。“要以把武汉建成我国中部地区的金融业、制造业、信息和商业服务中心为目标,以武汉城市圈为基础做成和做强‘大武汉’,使之形成强大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内陆地区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之一。”
    2004,“1+8”武汉城市圈的规划在省、市领导的直接部署下集聚成形,并开始逐步实施。
    首先是以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被提上日程。到目前为止,武汉轻轨已落成,铁路第二过江通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和7条高速出口路已陆续开工。2008年全部峻工后,武汉至孝感、仙桃、鄂州、咸宁等8个周边城市只需1小时。
    另据铁道部的规划显示,武汉2010年之前将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四大枢纽城市之一(另外三个是北京、上海和广州),届时武汉至广州只要4个小时,而经合肥往上海的时间也将较现在缩短2/3。而从交通部得知,为顺应重工业时代来临,一项复兴长江“黄金水道”的计划正在启动,位于重庆、上海之间的武汉也将“春风又绿”。
    其次是重振制造业,在城市圈内实施产业分工,武汉主要发展体现城市功能(商贸、金融、科教、信息与物流)的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加工度的现代制造业(如光电子、汽车等);周边八市则主要承接武汉转移的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轻工、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
    目前,武汉市已确立光电子信息产业、以轿车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环保产业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食品、服装及纺织、造纸及包装印刷三个优势行业,特别是光机电制造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2004年5月,湖北省和武汉市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举全省之力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中国光谷”,五年内形成产值1000亿元。半年内,“中国光谷”就有600多家公司登记注册,吸引投资项目总额近100亿元,获授信额度贷款233亿元,引进风险投资公司12家。
    第三是加速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积极对外招商引资。目前,武汉已有4000多家“三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0多家。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30亿美元,其中2003年17.8亿美元,高居内地城市之首。
与此同时,国内的许多知名企业也纷纷到汉投资设厂,如海尔、TCL、中国普天、潜江制药、华信电脑、美的等。这些企业的入驻,又吸引
了大量上下游配套企业前来投资。显然,武汉的“总部”效应已开始显现。
    第四是发展传统的优势产业商业。武汉腹地广阔且商品集散功能很强,自古便有“货到武汉活”的美誉。目前,全市共有商业机构1万余家,全国最大的10家零售商场武汉便占有2席。武汉未来将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努力成为中部的贸易中心,成为周边8市和相邻内陆省市通向国外市场的桥头堡。
    盘龙、知音、九头鸟、东方芝加哥、华中工业重镇……这些是人们在描述武汉时的一些常用关键词。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为武汉赋予一张新的名片—第五城。 



分享到: 收藏

协会宗旨

维护行业利益 反映行业诉求

开展行业自律 促进行业交流

组织行业评比 展示企业成就

推动行业进步 服务行业发展